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鉴定平菇无孢位点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988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鉴定平菇无孢位点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属于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平菇不产担孢子突变位点的DNA序列差异设计的三引物组合分子标记可有效鉴定平菇单核体或双核体菌株是否携带不产担孢子DNA突变位点,双核体菌株可据此位点鉴定结果判断其是否具有产担孢子的能力。待测菌株的DNA使用三引物组合进行PCR反应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长度,根据不同长度可判断菌株是否携带不产担孢子基因位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该引物组合分子标记筛选出带有无孢基因的平菇单核或双核菌株,为无孢平菇的选育提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加快不产孢平菇菌株的育种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平菇无孢位点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1、平菇是国内外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近年来,国内平菇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趋向工厂化栽培模式。在栽培过程中,平菇子实体成熟时,释放出大量孢子,造成各种问题发生,例如,平菇适宜栽培在温室比较密闭的环境中,大量平菇孢子不易散发出去,对人体产生危害;平菇孢子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也不易避免;部分消费者对孢子有过敏反应;数量巨大的孢子不仅会降低子实体的品质,影响其商业价值,同时还会污染栽培设备,影响生产菌株的纯度。

2、无孢子或含有极少孢子平菇菌株选育是从根源上解决平菇子实体大量散发孢子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传统育种手段只能利用原生质体杂交、单单杂交、单双杂交等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育种和筛选工作。传统手段鉴别无孢子平菇菌株,需要30~40天栽培出菇,栽培环境对平菇菌株子实体正常发育和孢子收集影响很大,由于环境原因造成平菇菌株无孢子产生,依靠传统手段无法鉴别,只能通过传统育种实验反复生产验证,耗时耗力。

3、因此,提供一种鉴定平菇无孢位点的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鉴定平菇菌株无孢位点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3个引物序列sppo1、sppo2和sppo3,其序列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鉴定平菇菌株无孢位点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鉴定平菇菌株无孢位点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分别含有引物sppo1、sppo2和sppo3中列出的核苷酸序列局部15个碱基以上的引物组。

4.一种鉴定平菇无孢位点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物组合中的3条引物同时对待测样本的DNA进行PCR扩增:(1)若PCR扩增产物为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鉴定平菇菌株无孢位点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3个引物序列sppo1、sppo2和sppo3,其序列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鉴定平菇菌株无孢位点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鉴定平菇菌株无孢位点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分别含有引物sppo1、sppo2和sppo3中列出的核苷酸序列局部15个碱基以上的引物组。

4.一种鉴定平菇无孢位点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物组合中的3条引物同时对待测样本的dna进行pcr扩增:(1)若pcr扩增产物为668±20bp的短片段,则判断其为携带无孢位点的平菇单核或双核菌株,如待测菌株是可出菇的双核菌株,其表型为不产孢;(2)若pcr扩增产物为950±20bp的长片段,则判断其为不携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焕蔡航范嘉慧章炉军杨家乐程显好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