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964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有可往复运动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拉钩;工作时,将拉钩与芯管的拉鼻连接,然后通过动力装置拉动行走支架运动,行走支架带动拉钩将芯管从模具中拉出,芯管被抽出移走后,启动电机,通过电机、链轮和链条带动行走齿轮转动,行走齿轮带动行走支架回到原位,本抽管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由于底座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以,抽管机可以在导轨上移动,在两套或者多套模具之间交替进行抽管,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挂柱用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模具用抽管机
技术介绍
在生产建筑用挂柱时,需要用到成形模板,所使用的成形模板是一种盒式的模板, 该模板的底板是一块较大的矩形金属板,两个端板是多孔板,端板两侧是侧板,使用该模板 生产挂柱的过程是先将模板水平放置,再将多个芯管从端板处穿装在模板上,然后向模板 中灌注配好的混凝土,再将混凝土面抹平,待模板中的混凝土初步凝固后将芯管抽出,通过 切割机将模具内的挂柱板切割成形,然后对切割成形后的挂柱入库并进行养护。在芯管抽 出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抽管机带动芯管轴向移动将芯管抽出或者通过模具的移动将芯管 抽出,现在所使用的抽管机结构复杂,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并且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 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效 率高、劳动强度小的模具用抽管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包括底 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有可往复运动的行走装置,所述行 走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拉钩。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支架,所述行走支架下部设置有行走齿轮,所述行走支架上设置有动力驱动装置,所述行走齿轮与动力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所述第一链轮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设置于传动轴的两端,所述第四链轮与行走齿轮传动连接,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设置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上设置有第二链条。 —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齿条。 —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辊。 —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底座的下部设置有行走轮。 —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拉钩的数量为七个。 本技术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工作时,将拉钩与芯管的拉鼻连 接,然后通过动力装置拉动行走支架运动,行走支架带动拉钩将芯管从模具中拉出,芯管被 抽出移走后,启动电机,通过电机、链轮和链条带动行走齿轮转动,行走齿轮在齿条上运动, 带动行走支架回到原位,本抽管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底座 上设置有支撑辊,所以,在芯管被抽出的过程中,支撑辊对芯管起支撑作用,防止芯管歪斜, 对产品产生损坏,提高产品的质量,又由于底座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以,抽管机可以在导 轨上移动,在两套或者多套模具之间交替进行抽管,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模具用抽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动力装置;2-传动链条;3_电机;4-第一链轮;5_第一链条;6_第二链轮;7-第 三链轮;8-第二链条;9-拉钩;10-支撑辊;11-齿条;12-传动轴;13-导轨;14-行走轮; 15-底座;16-第四链轮;17-行走齿轮;18-行走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包括底座15,底座15的下部设置有行走 轮14,行走轮14下部设置有与行走轮14相配合的导轨13,底座15可在导轨13上运动,底 座15上设置有动力装置l,动力装置1包括电机和减速器,动力装置1通过传动链条2传动 连接有可在底座15上往复运动的行走装置,底座15的运动方向与行走装置的运动方向垂 直,行走装置上设置有七个拉钩9,附图中只示出一个挂钩9,七个拉钩9在底座15的运动 方向上均布。 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支架18,行走支架18下部设置有行走齿轮17,行走支架18上 设置有与行走齿轮17传动连接的动力驱动装置,底座15上设置有与行走齿轮17相配合的 齿条ll。 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机3、传动轴12、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6、第三链轮7和第四 链轮16,第一链轮4设置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第二链轮6和第三链轮7设置于传动轴12 的两端,第四链轮16与行走齿轮17传动连接,第一链轮4和第二链轮6上设置有第一链条 5,第三链轮7和第四链轮16上设置有第二链条8。 底座15上设置有支撑辊IO,支撑辊IO在芯管被抽出时对芯管起支撑作用,防止芯 管歪斜,对产品产生损坏,提高产品的质量。 可以根据模具上芯管数量的多少,增加或减少行走支架18上拉钩9的数量,也可 以根据模具上芯管的排列方式,改变行走支架18上拉钩9的排列方式。 工作时,将拉钩9与芯管的拉鼻连接,然后通过动力装置1拉动行走支架18运动, 行走支架18带动拉钩9将芯管从模具中拉出,芯管被抽出移走后,启动电机3,通过电机3、 链轮和链条带动行走齿轮17转动,行走齿轮17在齿条11上运动,带动行走支架18回到原 位,在一个的模具的芯管被抽出后,通过设置在座底15底部的行走轮14使底座15移动到 下一个工作位置,将下一个模具的芯管抽出,抽管机可以在两套或者多套模具之间交替进 行抽管,提高了生产效率。权利要求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包括底座(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上设置有动力装置(1),所述动力装置(1)传动连接有可往复运动的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拉钩(9)。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支架(18),所述行走支架(18)下部设置有行走齿轮(17),所述行走支架(18)上设置有动力驱动 装置,所述行走齿轮(17)与动力驱动装置传动连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电机 (3)、传动轴(12)、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6)、第三链轮(7)和第四链轮(16),所述第一链 轮(4)设置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链轮(6)和第三链轮(7)设置于传动轴(12) 的两端,所述第四链轮(16)与行走齿轮(17)传动连接,第一链轮(4)和第二链轮(6)上设 置有第一链条(5),所述第三链轮(7)和第四链轮(16)上设置有第二链条(8)。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上设置有齿条 II)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上设置有支撑 辊(10)。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的下部设置有 行走轮(14)。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9)的数量为七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有可往复运动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拉钩;工作时,将拉钩与芯管的拉鼻连接,然后通过动力装置拉动行走支架运动,行走支架带动拉钩将芯管从模具中拉出,芯管被抽出移走后,启动电机,通过电机、链轮和链条带动行走齿轮转动,行走齿轮带动行走支架回到原位,本抽管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由于底座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以,抽管机可以在导轨上移动,在两套或者多套模具之间交替进行抽管,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8B21/90GK201483646SQ200920224580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京元, 刘焕山, 吴俊喜, 常炳岭, 朱永清, 王增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用抽管机,包括底座(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上设置有动力装置(1),所述动力装置(1)传动连接有可往复运动的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拉钩(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喜常炳岭朱永清甄庆祥刘焕山刘京元王增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鸿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