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杨专利>正文

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830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包括主喷口、主流体通道和喷口支架,所述主喷口的正上方设有簧片,所述簧片的尖端部与所述主喷口垂直相对,所述簧片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簧片支架上;在所述主喷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副喷口,在所述喷口支架中环绕所述主流体通道设有副流体通道,所述副流体通道与所述副喷口相通,所述副流体通道通过一穿过所述喷口支架的管道与外部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产生高声强的超声波,并在高声强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高温,提高主流体和副流体的混合能力,降低流体的雾化粒径,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加速各种流体之间互相渗透的能力,加快混合过程,提高混合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流均化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
技术介绍
按照超声波的发生原理,可以将超声波分为两类电超声波和流体动力式超声波。 电超声波射流均化器虽然对水粒的均化效果较好,但是需要外装电器设备,成本高、耗电量 大而处理量小,不宜在工业上广泛应用;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利用流体(通常是气 体或液体)作为动力来激发该射流均化器中的簧片振动,当流体介质的射流本征频率和簧 片的固有振动频率相一致时,产生共振,并发出超声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乳化器所产生的超声波的声强较低、液体混合不均匀等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包括主喷口、主流体通道和喷口支架,所述主喷口的正上方设有簧片,所述簧片的尖端部与所述主喷口垂直相对,所述簧片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簧片支架上,在所述主喷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副喷口 ,在所述喷口支架中环绕所述主流体通道设有副流体通道,所述副流体通道与所述副喷口相通,所述副流体通道通过一穿过所述喷口支架的管道与外部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喷口为狭缝型喷口 。 进一步地,所述副喷口为圆形小孔。所述主喷口每侧的所述副喷口的数量为至少 l个。所述副喷口沿主喷口的长度方向纵向排列。所述主喷口每侧的所述副喷口纵向排列 后的长度与所述主喷口的长度相等。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具有以下优点 (1)产生高声强的超声波。主流体从主喷口喷出,使得簧片振动,当簧片与主流体发生共振时,产生高声强的超声波,声强可以达到170-180dB,并产生空化现象。 (2)在高声强(近场170-180dB)环境下,声场中的主流体分子和副流体分子作高速运动,使得声场中的温度突然升高,温度的升高可以提高主流体和副流体的均化能力。 (3)促进化学反应。在高声强超声波的作用下,可以提高流体的化学反应能力,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 (4)混合均匀。在主流体的高速引流下,主流体的高速射流周围则产生负压,副流体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被主流体缓慢地、均匀地吸出,在高声强超声波的作用下加速了各种流体之间互相渗透的能力,加快了混合过程,提高了混合的均匀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簧片 4—副喷口 7-副流体通道2-簧片支架 5-主流体通道 8-喷口支架。3-主喷口6_管道;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流 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的主体结构包括簧片1、主喷口 3、副喷口 4、主流体通道5和副流 体通道6,其中,簧片1位于主喷口 3的正上方,簧片1的尖端部与主喷口 3垂直相对,簧片 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在簧片支架2上,簧片支架2位于喷口支架8 的上方;主喷口 3为狭缝型喷口,在主喷口 3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副喷口 4,副喷口 4为 圆形小孔,主喷口 3每侧的副喷口 4的数量为至少1个,副喷口 4沿主喷口 3的长度方向纵 向排列,优选的,主喷口 3每侧的副喷口 4纵向排列后的长度与主喷口 3的长度相等;在喷 口支架8中环绕主流体通道5设有副流体通道7,副流体通道7与副喷口 4相通, 一穿过喷 口支架8的管道6将副流体通道7与外部连通。 本专利技术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的工作过程为如图1所示,流体动力超声波 射流均化器利用其外部的动力泵,使得主流体通道5内的主液体受到一定压力后沿A方向 流动并产生一定流速,主液体通过狭缝型主喷口 3呈片状喷出,喷出的液体与簧片1相撞, 并产生具有一定频率的振动,当液体的振动频率与簧片1的固有频率一致时,簧片1与液 体发生共振,从而形成高强度的超声波,强度可以达到90-110分贝,进而在液体中产生空 化现象;在主液体的高速引流下,液体的高速射流周围则产生负压,由管道6进入副流体通 道7的副液体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被主液体从副喷口 4沿B和C方向缓慢地、均匀地吸出, 使得主液体和副液体能够较细地、均匀地混合,并且在空化场中出现成千上万个大气压的 冲击波,连续地冲击油水混合液,将副液体粉碎成微米级的微小水滴,均匀地分散于主液体 中,形成分散相。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可以产生高声强的超声波,并在高声强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高温,提高主流体和副流体的混合能力,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加速各种流体之间互相渗透的能力,加快混合过程,提高混合的均匀度。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包括主喷口、主流体通道和喷口支架,所述主喷口的正上方设有簧片,所述簧片的尖端部与所述主喷口垂直相对,所述簧片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簧片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喷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副喷口,在所述喷口支架中环绕所述主流体通道设有副流体通道,所述副流体通道与所述副喷口相通,所述副流体通道通过一穿过所述喷口支架的管道与外部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口为狭 缝型喷口。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喷口为圆 形小孔。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口每侧 的所述副喷口的数量为至少1个。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喷口沿主 喷口的长度方向纵向排列。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口每侧 的所述副喷口纵向排列后的长度与所述主喷口的长度相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包括主喷口、主流体通道和喷口支架,所述主喷口的正上方设有簧片,所述簧片的尖端部与所述主喷口垂直相对,所述簧片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簧片支架上;在所述主喷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副喷口,在所述喷口支架中环绕所述主流体通道设有副流体通道,所述副流体通道与所述副喷口相通,所述副流体通道通过一穿过所述喷口支架的管道与外部连通。本专利技术可以产生高声强的超声波,并在高声强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高温,提高主流体和副流体的混合能力,降低流体的雾化粒径,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加速各种流体之间互相渗透的能力,加快混合过程,提高混合的均匀度。文档编号B01F5/02GK101698144SQ20091022378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史杨 申请人:史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动力超声波射流均化器,包括主喷口、主流体通道和喷口支架,所述主喷口的正上方设有簧片,所述簧片的尖端部与所述主喷口垂直相对,所述簧片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簧片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喷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副喷口,在所述喷口支架中环绕所述主流体通道设有副流体通道,所述副流体通道与所述副喷口相通,所述副流体通道通过一穿过所述喷口支架的管道与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杨
申请(专利权)人:史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