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681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一显示区与围绕 显示区的一非显示区,且包括一共同电极基板、一像素电极阵列基板、至少 一导电物以及一液晶层。共同电极基板包括一基板本体、一共同电极以及一 第一走线。共同电极配置于基板本体上且位于显示区。第一走线配置于基板 本体上且位于非显示区。第一走线与共同电极电性分离。像素电极阵列基板 配置于共同电极基板上方且具有一第二走线。导电物配置于第一走线与第二 走线之间以将两者电性连接。液晶层配置于像素电极阵列基板与共同电极基 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共同电极基板(common electrode substrate)的'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技术介绍
针对多媒体社会的急速进步,多半受惠于半导体元件或显示装置的飞跃 性进步。就显示器而言,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 射等优越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图1为一种已知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液晶显示装 置100主要是由一像素电极阵列基板110、 一彩色滤光基板120与一液晶层 130所构成。其中,框胶140将液晶层130密封于像素电极阵列基板110与 彩色滤光基板120之间。在已知技术中,像素电极阵列基板110在非显示区 RIO的部分会分布有驱动线路、修补线路与汇流排线路等周边线路。然而, 当液晶显示装置100的非显示区R10朝向极小化趋势发展时,要在面积有限 的非显示区Rl 0容纳这些线路会是非常困难的,同时线路的阻抗也会因为线 宽降低而增加许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同电极基板,可解决线路布局空间不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可解决线路布局空间不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共同电极基板适用于一液晶显示装置。此共同电极基板包括一 基板本体、 一共同电极以及一第一走线。共同电极配置于基板本体上。第一 走线配置于基板本体上。第一走线与共同电极电性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即前述共同电极基板)、 一第 二基板、 一第一导电物、 一第二导电物以及一液晶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 相对且具有一像素电极阵列、 一第二走线与一第三走线。像素电极阵列与共 同电极相对,而第二走线与第三走线位于像素电极阵列之外。第一导电物配置于第一走线与第二走线之间以将两者电性连接。第二导电物配置于第三走 线与共同电极之间以将两者电性连接。液晶层配置于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之间。在上述共同电极基板与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共同电极完整无 缺,即完整覆盖与像素电极阵列相对的基板本体的表面。在上述共同电极基板与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共同电极具有多个 锯齿边缘狭缝。在上述共同电极基板与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共同电 极基板(即第一基板)还包括一彩色滤光层,配置于基板本体与共同电极之 间。此外,共同电极基板(即第一基板)可还包括一保护层,配置于彩色滤 光层与共同电极之间。在上述共同电极基板与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共同电极与第一走 线是由同一材料所形成。在上述共同电极基板与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共同电极与第一走 线是使用同一次光刻工艺所形成。在上述共同电极基板与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走线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O)或金属。在上述共同电极基板与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走线为修补线 路或汇流排线路。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背光模块,而第二基板、 共同电极基板(即第一基板)、第一导电物、该第二导电物以及液晶层配置 于背光模块上。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走线与第二走线的延伸方向实 质上互相平行。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第三导电物,配置于第一 走线与第二走线之间以将两者电性连接。此外,第二走线可包括互相分离的 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透过第一导电物电性连接第一走线,而 第二部分透过第三导电物电性连接第 一走线。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第 一走线的线宽大于第二走线的线宽。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还具有一第四走线。此外, 第四走线可以是修补线路或汇流排线路。另外,液晶显示装置可还具有一第5四导电物,而第一基板还具有一第五走线,第四导电物使第四走线与第五走 线电性相连。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共同电极基板中,是利用共同 电极基板在外围的部分进行线路布局。因此,可缩小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尺 寸,并降低线路布局的困难度。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 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已知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共同电极基板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共同电极基板沿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图2中共同电^L的局部俯^L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应用图2的共同电极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图5的液晶显示装置沿A-A线的剖示图。图7为图5的液晶显示装置沿B-B线的剖示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 一 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示图。图9至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三种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剖示图。图12为图6的液晶显示装置经修改后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00 120 140液晶显示装置 彩色滤光基板 框胶200、 1120:共同电才及基4反210 222 240基板本体锯齿边缘狭缝彩色滤光层110:像素电极阵列基板 130:液晶层 R10:非显示区220:共同电核^230、 1030:第一走线250:保护层5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液晶显示装置 510、 1110:像素电极阵列基板512、 812:第二走线 512a:第一部分 512b:第二部分850:第二导电物 1122:第五走线 1210:背光模块514:像素电极阵列 520:第一导电物 530:液晶层516:第三走线 522:第二导电物 540、 940:才匡月交 1112:第四走线 1130:第四导电物 1220:前框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共同电极基板的俯视图,而图3为图2的共同 电极基板沿A-A线的剖示图。请参照图2与图3,为本实施例的共同电极基 板200适用于一液晶显示装置(未绘示)。共同电极基板200包括一基板本 体210、 一共同电极220以及一第一走线230。共同电极220配置于基板本 体210上。第一走线230配置于基板本体210上。其中,第一走线230与共 同电极220是彼此电性分离的。换言之,共同电极基板200位于外围的部分 可作为布线空间。因此,共同电极基板200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可缩小整体 尺寸,同时降低线路布局的困难度与线路的阻抗值。本实施例中,共同电极220是完整无缺,亦即共同电极220是完整的一 片导电层。^f旦是,在多域垂直配向(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MVA)型 液晶显示装置中,共同电极220上可设计有多个锯齿边缘狭缝222,如图4 所示。此外,共同电极220的材料可以是铟锡氧化物或其他适当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共同电极基板200可还包括一彩色滤光层240,配置于 基板本体210与共同电极220之间,以使应用此共同电极基板200的液晶显 示装置能进行全彩显示。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层240也可能形 成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另一块基板上。此外,共同电极基板200可还包括一 保护层250,配置于彩色滤光层240与共同电极220之间,以保护彩色滤光 层240。另外,共同电极220与第一走线230可由同一材料形成。换言之,共同 电极220与第 一走线230可以是由对同 一材料层进行一次光刻蚀刻工艺而形 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 一基板本体; 一共同电极,配置于该基板本体上;以及 一第一走线,配置于该基板本体上,该第一走线与该共同电极电性分离;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该第二基板具有一像素电极阵列、一第二走线与一第三走线,其中该像素电极阵列与该共同电极相对,而该第二走线与该第三走线位于该像素电极阵列之外; 一第一导电物,配置于该第一走线与该第二走线之间以将两者电性连接; 一第二导电物,配置于该第三走线与该共同电极之间以将两者电性连接;以及 一液晶层,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必立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