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凝胶因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水凝胶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2437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02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超分子水凝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凝胶因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水凝胶的应用。具体的,该水凝胶因子是以乌苏酸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所制备得到的带有正电荷的乌苏酸两亲化合物,由于其水凝胶因子所携带的正电荷能够有效和带有负电荷的铬酸根离子形成静电吸引,因此能够有效达到铬吸附的效果。进一步,该水凝胶因子通过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自组装得到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超分子水凝胶,由此使得超分子水凝胶同样带有正电荷,并且水凝胶为网状结构,因此能在吸附除去重金属铬的过程中形成协同作用,从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分子水凝胶对低浓度以及高浓度的铬都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同时还具有成本低、能重复利用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分子水凝胶,具体涉及一种水凝胶因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水凝胶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超分子水凝胶是一类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在伤口敷料、疾病诊断与治疗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和污染物吸附等环境修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传统水凝胶存在难调控、力学强度弱、生物相容性差、生物不可降解等缺陷,因此严重限制了超分子水凝胶的实际应用。

2、五环三萜是一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许多植物中以游离酸或苷元的形式存在,一般由6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具有多个官能团、独特的手性中心、刚性骨架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它们在溶剂中具有强烈的聚集趋势,从而成为自组装多功能超分子水凝胶的理想构建原料。

3、零价铬对人体几乎无害,三价铬对人体危害较轻,而六价铬对人体具有致命危害,基于此,需要对水体中的铬(vi)进行处理。在现有技术中,铬的捕获和去除方法主要是吸附、生物修复、沉淀、离子交换和膜分离等,其中吸附法作为一种高效、廉价且能重复利用的方法而被广泛应用。大多数现有吸附剂都专注于高浓度有毒物质的处理,并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凝胶因子,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水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苏酸、碘甲烷与碳酸钾的混合摩尔比为1:(1~3):(0.5~2.5)。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水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洗脱剂对粗产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处理的步骤,且所述洗脱剂包括体积比为95:5的石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凝胶因子,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水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苏酸、碘甲烷与碳酸钾的混合摩尔比为1:(1~3):(0.5~2.5)。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水凝胶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志春黄秀棋齐丽颖张树军赵明赵英楠王丹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