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2200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包膜前驱体和微硅粉:选择合适的包膜前驱体和微硅粉;配制包膜反应体系:根据包膜前驱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催化剂或其他添加剂;包膜反应:将微硅粉悬浮在包膜溶液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反应控制和优化:在包膜反应过程中,进行反应控制和优化;固化和干燥:在完成包膜反应后,对样品进行固化和干燥处理,以增强包膜的结合力和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原位合成法,将包膜材料与微硅粉同时生成或沉积在一起,以增加二者之间的结合力和相容性,这种方法可以在包膜过程中减少团聚或聚集现象,并提供更均匀和连续的包膜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硅粉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硅粉,也叫微硅粉,学名硅灰,是工业电炉在高温熔炼工业硅及硅铁的过程中,随废气逸出的烟尘经特殊的捕集装置收集处理而成,在逸出的烟尘中,sio2含量约占烟尘总量的90%,颗粒度非常小,平均粒度几乎是纳米级别,故称为硅粉;

2、微硅粉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由于硅粉纯度高,杂质含量低,性能稳定,电绝缘性能优异,使固化物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抗电弧性能,还能降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放热峰值温度,降低固化物的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从而消除固化物的内应力,防止开裂,硅微粉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与大部分酸、碱不起化学反应,其颗粒均匀覆盖在物件表面,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3、传统的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虽然被广泛应用,并且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包膜过程中会出现的微硅粉团聚或聚集现象,导致包膜层不均匀或存在空隙,从而降低包膜的稳定性和材料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以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引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微硅粉的分散性和包膜材料与微硅粉之间的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可以提供较好的润湿性和分散性,促进包膜材料的吸附和扩散,有助于形成均匀的包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调节反应条件,其中包括温度、pH值、搅拌速率,可对包膜过程进行优化,优化反应条件包括控制包膜速度、包膜厚度和包膜层结构,以获得更好的包膜效果和性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引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微硅粉的分散性和包膜材料与微硅粉之间的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可以提供较好的润湿性和分散性,促进包膜材料的吸附和扩散,有助于形成均匀的包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调节反应条件,其中包括温度、ph值、搅拌速率,可对包膜过程进行优化,优化反应条件包括控制包膜速度、包膜厚度和包膜层结构,以获得更好的包膜效果和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硅粉复合包膜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包膜过程中添加具有特殊功能的组分,包括纳米颗粒、荧光染料或抗菌剂,用以赋予包膜材料额外的功能性,这些组分可以在包膜层中形成分散相,提供额外的性能和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建华卢国洪张忠益任靖辉董舒猛李永强张塾康李学强何开宏杨荣明段德海李加波廖常虎王尚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