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国庭专利>正文

电磁式多功能水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187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式多功能水加热器,它包括电磁加热装置、热交换器、进水管、出水管和外壳,其特征是两个热交换器安装在电磁加热装置的两面,热交换器的上下端分别通过分水器连接出水管、进水管,上端分水器的上方设置功率器件,在功率器件的旁侧设置散热片和风扇,在风扇的出风方向连通分气流盒,分气流盒的出口连通电磁加热装置内的气流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输出功率强大,调节范围宽,快速升温,明显提高了热效率,达到了95%,循环好,加热均匀,结构紧凑,一机多用,安全、环保、节能。线路简化,减少故障。安装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诱导发热的水加热技术。具体地说,是利用电磁感应涡 流发热原理及电子控制、热能量转换等多项技术,由电磁线圈、发热体(以下称热交换器) 组成加热系统。利用冷水加热后发生膨胀,在内能作用下通过分水器、逆止阀、微型电泵、循 环管路、水箱等水循环系统,实现水加热的电磁式多功能水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上普遍应用的电加热器,例如电暖气(电油汀)、储水式热水器和快速 热水器,共同存在着功率大、能耗高、热效率低及功能单一等缺陷,导致以上缺陷的原因是; 都采用普通电热管加热方式,简单的功率控制技术,即使采用电磁式感应加热,电磁系统、 热交换器也只是简单连接在一起,仍没有摆脱单面加热的固有模式,且庞大的体积占据了 室内有限的空间,无法适于室内安装,因此束缚了室内电加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电磁感应诱导发热是靠电磁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在导磁材料制成的发热体上反 复切割变化产生涡流,形成小电阻、大电流的短路热效应,使发热体瞬间发热,加热水等液 体。其热效率可达95%左右。由于电磁感应诱导加热方式、电磁线圈与发热体相隔一段距 离,相互间并不接触,可真正做到水电分离,使用安全可靠。但是它存在着补水不及时易烧 干,由于单面加热,线路设置比较复杂,体积大,安装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式多功能水加热器,实现双向加热,快速升温,提高 热效率,循环好,自动补水防干烧,简化线路设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维护方便,一机多 用,安全环保、节能,适用范围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电磁加热装置、热交换器、进水 管、出水管和外壳,其特征是两个热交换器安装在电磁加热装置的两面,热交换器的上下 端分别通过分水器连接出水管、进水管,上端分水器的上方设置功率器件,在功率器件的旁 侧设置散热片和风扇,在风扇的出风方向连通分气流盒,分气流盒的出口连通电磁加热装 置内的气流通道。在外壳上端设置水箱,水箱通过补水管和逆止阀连接热交换器下端的分水器。在热交换器下端分水器的两个通水口之间串接水流开关和电加热器,构成小徊 路。在进水管的前端连接水泵和逆止阀。在电磁加热装置的外周设置阻磁环。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线圈封装在绝缘骨架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双驱动电路,输出功率强大,调节范围宽。无磁条线圈实现 双向加热,充分利用电磁涡流感应方向及区域面积,快速升温,明显提高了热效率,达到了 95%。2、圆盘式双组合热交换器,存水少,加热快,循环好,加热均勻,磁化水无积垢。内置式水箱自动补水防干烧,整套装置结构紧凑小巧。一机多用,安全、环保、节能。3、驱动系统 采用双驱动技术,只增加场效应管、调整电容数量,即可提高整机功率输出能力,同时降低 了线路的复杂程度,减少整机故障发生。4、电磁线圈取消了磁条,并封装在绝缘保护罩内, 可产生双向感应涡流,使双向加热成为可能,同时较大提高了热效率和使用寿命。5、多路法 兰式分水器将两个热交换器连接在一起,达到分流加热、集中输出的效果。6、体积小,安装 维护方便,适用于城乡居民住宅、小型企业、加油站、野外施工单位、部队哨所,为冬季室内 取暖、洗浴等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和电磁加热装置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是电磁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G-G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应用实例1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应用实例2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的具体结构如下见图1-5,在外壳上端设置水箱8,在外壳内组装电磁加 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器为涡流线圈17,涡流线圈17封装在绝缘线圈骨架16内,以 保证绝缘。在涡流线圈17与绝缘线圈骨架16之间设置气流通道19(见图5)。在电磁加 热装置的两面各安装一个带换热水腔的圆盘式热交换器4,在电磁加热装置的外周设置阻 磁环18,阻磁环18采用不锈钢板制成。阻磁环18有效的聚集线圈涡流,提高热效率5%。 同时,避免磁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两个热交换器的两端连接分水器12,并通过分水器12 连接进水管14、出水管11,在进水管14的前端连接逆止阀15和水泵13。在上端分水器12 的上方设置大功率管6 (大功率管6采用现有技术),在分水器12与大功率管6之间设置散 热片7和风扇5,在风扇5的出风方向设置分气流盒9,分气流盒9通过分流连接管10连通 电磁加热装置内的气流通道19。电磁加热装置设置气流出口。热交换器下端的分水器12 通过三通1连接逆止阀2,逆止阀2的另一端通过补水管3连接水箱8。见图7,本实施例适 用于直接连接散热器,使用时,将进水管11、出水管14连接散热器即可。见图6、8,实施例2的具体结构如下将本专利技术与太阳能和散热器连接在一起使 用,出水管11连接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14连接散热器。因而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是不 需要设置水箱,同时,热交换器4下端的分水器12的两个通水口之间串接水流开关21和电 加热器20,构成一个小徊路(水流开关21和电加热器20均采用现有技术)。当太阳光不 足时,给于补偿。其他同实施例1结构。工作原理见图1、7,采用双向加热技术,在加热初始过程中,在水泵13动力作用 下,冷水从热交换器4流到分水器12,通过出水管11至散热器,再经进水管14越过逆止阀 15回流到热交换器4,实现泵循环(此时逆止阀处在关闭状态)。当水加热到预定温度后,水泵13停止工作,在内能的作用下,热水顶开进水逆止阀15,在热交换器、循环管路、散热 器(外接)之间自然流动,实现自循环。加热过程中缺失的水,由内置式水箱自动补充,以 保证热交换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见图6、8,与太阳能热水器配合使用时,采暖过程采用泵循环。洗浴过程只有在冬 季或阴雨天气,电加热器的热交换系统才参与运行。本专利技术产品与太阳能热水器配合使用,可起到洗浴、取暖、厨宝的多重作用,洗浴 时,调整阀门将洗浴、取暖的水在管路中分流,避免取暖过程中管路和散热器中锈蚀的污水 混入洗浴管路造成污染。由于地区和天气的原因(高寒无光照地区除外),太阳能热水器达 不到使用的温度和效果时,加热器可对太阳能热水器流出的水进行二次加热,二者相互弥 补,既达到取暖目的,又起到了快速热水器和厨宝的作用。使用条件与效果用于取暖——初始大功率加热2400W(高峰值)_低功率保温 1200W(低峰值)=1800ff(平均值)/平均气温-200C /建筑面积80M2 IOOM2(与太阳能 热水器配合使用,取暖面积可达150M2),保温条件较好/节能型散热器/间歇式加热/室温 达到18°C 20°C。与使用油、气、煤等采暖方式相比节能近30%,与社会统一供暖方式相比 可节省费用近35%。与太阳能热水器配套使用可节能50% 60% (地区原因光照、气温 等造成的差异)及相当可观的费用,实现了即安全、环保、节能,又达到室内取暖、洗浴的目 的。本专利技术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热源产品配套使用。权利要求一种电磁式多功能水加热器,它包括电磁加热装置、热交换器、进水管、出水管和外壳,其特征是两个热交换器安装在电磁加热装置的两面,热交换器的上下端分别通过分水器连接出水管、进水管,上端分水器的上方设置功率器件,在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式多功能水加热器,它包括电磁加热装置、热交换器、进水管、出水管和外壳,其特征是:两个热交换器安装在电磁加热装置的两面,热交换器的上下端分别通过分水器连接出水管、进水管,上端分水器的上方设置功率器件,在功率器件的旁侧设置散热片和风扇,在风扇的出风方向连通分气流盒,分气流盒的出口连通电磁加热装置内的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庭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