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135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是包括由上而下依序重叠并结合的一可透光的反射膜、一玻璃纤维层、一粘着层以及一底层,所述的玻璃纤维层,是以所述粘着层结合于所述底层的上方;以及所述的可透光的反射膜,是结合于所述玻璃纤维层的上方,以呈现玻璃纤维层的立体纹路,并使底层的色彩经由玻璃纤维层及反射膜向外透出,以呈现底层的表面原色。(*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面板,尤指一种在玻璃纤维层及反射膜的下方结合一底 层,以呈现玻璃纤维层的立体纹路及底层原色的具有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技术背景 目前在市面上常见的产品面板大多是以塑胶或压克力制成,再以喷涂或溅镀方式 在成品表面形成一保护膜,以在成型的面板上显示不同的色彩,但此种面板并无法形成立 体纹路。而在碳纤表面直接添加树脂硬化后,则可成型一具有光泽的面板。如此一来,碳纤 面板的表面即可呈现出相当具有质感的黑色立体纹路,以做为各种不同产品的面板使用。 但是,碳纤本身的价位相当高,且具有遮蔽电磁波的特性,因此,碳纤面板不但在制造时必 须花费相当高的成本,且不适用于诸如通讯等需要发射或接收无线电讯的产品上。为克服碳纤面板所产生的上述缺陷,即有业者以染色的玻璃纤维取代,即在染色 的玻璃纤维上方结合一层反射膜之后,再加入树脂,以加压、加热而成一具有光泽的面板。 但是,其效果并非十分理想,究其原因在于1、经染色后的玻璃纤维的上方会因为染料的颗粒而形成粗糙的表面,而要在粗糙 的表面上形成有效反射的反射膜,则必须增加反射膜的厚度,但反射膜的厚度增加之后,即 使得透光率降低无法呈现出希望的颜色,因此,纵然是染为黑色的玻璃纤维,在加工完成 后,仍仅能呈现出铁灰色或灰色的表面色彩;亦即,上述面板结构并无法产生暗色或具有类 似碳纤的颜色。2、由于染料与反射膜之间的结合力较差,因此,经染色的玻璃纤维以树脂硬化后, 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会有反射膜脱落的问题。3、由于染料是全面性的涂布于玻璃纤维的表面,因此,在玻璃纤维的硬化成型过 程中,当所要成型的面板为弧形或有弯曲形状时,容易让各交错编织的玻璃纤维移位,而使 得所呈现的表面色彩会有浓淡不均的现象。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具有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不仅能降低生产 成本、可呈现暗色或黑色的立体纹路,且可确保品质,创作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 进,于是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通过在一玻璃纤 维层的上方结合一可透光的反射膜的结构,能让使用者能目视玻璃纤维层的立体纹路。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通过在一底层的 上方结合玻璃纤维层及反射膜的结构,能忠实呈现底层的原色,以节省制造成本。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通过在玻璃纤维 层的上方直接结合一可透光的反射膜的结构,能有效避免反射膜脱落,以确保品质。为达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设的具有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是包括一底层、一玻璃纤维层以及一可透光的反射膜。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层是以一粘着层结合于 底层的上方;而所述可透光的反射膜是结合于玻璃纤维层的上方,以呈现玻璃纤维层的立 体纹路及底层的表面原色。实施时,所述底层为黑色纤维布或纸,或为染色后的纤维布或纸。实施时,所述粘着层为树脂硬化而成,供粘结底层与玻璃纤维层。实施时,所述底层是经渗透树脂,以于所述树脂硬化后,在底层的上方形成粘着层。实施时,所述反射膜是以蒸镀或溅镀其中的一种方式形成于玻璃纤维层表面的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不但能呈现立体纹路,且可忠实呈现暗色或黑色的底层原色,因此, 可取代碳纤材料制成的面板,而可大幅节省制造成本。2、本技术主要是以玻璃纤维制成,因此,可广泛应用于诸如通讯等需要发射 或接收无线电讯的产品上。3、由于玻璃纤维层的表面细致,因此,当本技术的反射膜结合在玻璃纤维层 的上方时,可有效避免反射膜脱落,以确保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第1图的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2-反射膜;3-玻璃纤维层;4-粘着层; 5-底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 3所示,其为本技术具有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1的较佳实施 例,包括由上而下依序层叠的一可透光的反射膜2、一玻璃纤维层3、一粘着层4以及一底层 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膜2为一薄膜,是以溅镀方式将铝离子形成于玻璃纤维 层3的表面,所述的反射膜2亦可以蒸镀方式形成,而所述反射膜2的材料并不限定为铝, 亦可为其他具有反射光线特性的材质所形成,以在形成薄膜后,不但能反射部分光线,且可 让部分光线穿透。所述玻璃纤维层3及底层5为二个具有概略形状大小的长条状平板,所述的玻璃 纤维层3及底层5并不局限于上述长条状外观,可依产品的外型不同而变化。因此,本实用 新型可供结合于电子、通讯或电脑产品的盖板上,或做为脚踏车、机车等装置的面板。实施时,所述玻璃纤维层3及底层5在结合之前已预浸树脂,所述的树脂可为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树脂、聚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所述玻璃纤维层3及底层5在结合之前亦可不预浸树脂,而以外加的方式,以渗透于玻璃纤维层3及底层5的各纤维之 间。当所述玻璃纤维层3及底层5的各纤维之间已渗透树脂,在加热、加压玻璃纤维层3及 底层5的过程中,即可让底层5的各纤维之间的树脂向外渗出,以充填于底层5的上表面与 玻璃纤维层3的下表面之间,并在树脂硬化后,形成一粘着层4,以粘结玻璃纤维层3及底层 5。实施时,所述的粘着层4亦可为渗透于玻璃纤维层3的各纤维之间的树脂渗出后所硬化 而成。其中,当树脂呈液态时,可在玻璃纤维层3及底层5层叠后,渗入玻璃纤维层3及底 层5的各纤维之中;而在硬化后,则可使玻璃纤维层3及底层5形成稳固的连结。另,所述玻璃纤维层3为多条玻璃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的玻璃纤维层3亦可为多条 玻璃纤维以乱纤方式组合形成。其中,所述玻璃纤维层3为可透光的透明或半透明状,以供 使用者的目光直接穿过,目视底层5的上表面。而所述底层5为黑色纤维布,所述的底层5 亦可为纸、其他具有颜色的纤维布,或为染色后的纤维布,或为其他具有色彩的薄形片体。请参阅图4所示,当可透光的反射膜2、玻璃纤维层3、粘着层4及底层5层叠结合, 而光线由反射膜2的上方射入时,由于反射膜2可以反射部分射入的光线,并让部分光线穿 透,而玻璃纤维层3则具有可透光的特性,且本身具有立体纹路,因此,即可让使用者看到 具有拟似碳纤的黑色立体纹路,或由底层5表面原色所呈现的暗色色彩。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技术不但能呈现立体纹路,且可忠实呈现暗色或黑色的底层原色,因此, 可取代碳纤材料制成的面板,而可大幅节省制造成本。2、本技术主要是以玻璃纤维制成,因此,可广泛应用于诸如通讯等需要发射 或接收无线电讯的产品上。3、由于玻璃纤维层的表面细致,因此,当本技术的反射膜结合在玻璃纤维层 的上方时,可有效避免反射膜脱落,以确保品质。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技术确可达到创作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 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可呈现暗色或黑色的立体纹路,且可确保产品品质的具有立体纹路 及光泽的面板,极具实用的价值,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立体纹路及光泽的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底层;一玻璃纤维层,是以一粘着层结合于所述底层的上方;以及一可透光的反射膜,是结合于所述玻璃纤维层的上方,以呈现玻璃纤维层的立体纹路及底层的表面原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佳妃
申请(专利权)人: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