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藻培养,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1、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科、螺旋藻属的低等原核生物,它具有强大的固碳能力以及固氮、吸附金属离子的能力,在环境保护、碳中和、再生能源等领域有诸多应用。螺旋藻功能的多样性主要归因于其生物学特性和丰富、全面的营养成分,它富含蛋白质(占干重的50%-70%)、碳水化合物(12%-20%)和脂肪(6%-13%),由于其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质量较高人们通常聚焦于如何提高螺旋藻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忽略了螺旋藻多糖的高附加价值。
2、螺旋藻多糖是酸性多糖,主要由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等组成,螺旋藻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力、抗病毒、抗肿瘤、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功能活性以及改善放、化疗引起的副反应作用,更是肿瘤患者的食疗佳品。而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目前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同时,癌症患者的比例也逐年升高,且逐渐年轻化,因此提高螺旋藻多糖产量或许能够为癌症患者带来一定福音。遗憾的是,目前对于探索如何提高螺旋藻多糖含量的相关技术和理论研究较少,因此探索相应的培养策略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螺旋藻多糖产量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藻粉产量(干重)和单位质量的藻粉中的多糖含量。
2、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的无菌培养基中包括14.00~18.00g/L的NaHCO3,2.00~3.00g/L的NaNO3,0.80~1.20g/L的NaCl,0.40~0.50g/L的K2HPO4,0.90~1.10g/L的K2SO4,0.15~0.25g/L的MgSO4·7H2O,0.03~0.04g/L的CaCl2·2H2O,0.01g/L的FeSO4·7H2O,0.80~1.10g/L的Na2EDTA,2.86mg/L的H3BO3,0.02mg/L的(NH4)6MO7O24,1.80mg/L的MnCl2·4H2O,0.08mg/L的CuSO4·5H2O,0.22mg/L的ZnSO4·7H2O。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所述无菌培养基通过以下步骤配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白光波谱为4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培养过程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红光的波长为656nm的红光,光照强度为4000lx,培养温度为25~27℃,培养过程中以1.5~2.5L/min的流速通入无菌空气,连续培养6-9天。
7.通过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得到的螺旋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藻,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藻中螺旋藻多糖含量提高至116.88mg/g,所述螺旋藻多糖中岩藻糖的含量提高至39.14%。
9.一种提高多糖含量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依照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进行。
10.一种提高螺旋藻多糖中岩藻糖含量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依照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的无菌培养基中包括14.00~18.00g/l的nahco3,2.00~3.00g/l的nano3,0.80~1.20g/l的nacl,0.40~0.50g/l的k2hpo4,0.90~1.10g/l的k2so4,0.15~0.25g/l的mgso4·7h2o,0.03~0.04g/l的cacl2·2h2o,0.01g/l的feso4·7h2o,0.80~1.10g/l的na2edta,2.86mg/l的h3bo3,0.02mg/l的(nh4)6mo7o24,1.80mg/l的mncl2·4h2o,0.08mg/l的cuso4·5h2o,0.22mg/l的znso4·7h2o。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的所述无菌培养基通过以下步骤配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基于红光照射的螺旋藻培养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红,谭永鸿,张宁宇,陈野,陈桂芸,王玉山,岳晓丹,贾琮阳,王思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