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微生物组合与发酵驼乳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微生物组合与发酵驼乳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076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组合与发酵乳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多菌种微生物组合及利用微生物组合制备的发酵乳及其和在发酵驼乳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发酵驼乳制品的微生物组合物,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含有源于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至少两种,包括假肠膜明串珠菌、鼠李糖乳杆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生物组合物保证工业化发酵驼乳产品有自然发酵酸驼乳的风味和营养功能,但质量、安全程度更高,货架期明显延长,具有较高的酸化效率、蛋白质水解能力和乳糖分解能力,以及可改善用常规菌种工业发酵驼乳制品的不良风味,在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组合与发酵驼乳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多菌种微生物组合及利用微生物组合制备的发酵驼乳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驼乳营养丰富,传统发酵驼乳也被称作自然发酵酸驼乳,是牧区居民常见的传统饮品/食品,并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和医用价值。驼乳制品市场潜力较大,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不同地区自然发酵酸驼乳质量差异大、保质期短无法在远距离市场流通。

2、市场上销售的发酵驼乳目前就是传统的自然发酵工艺技术或利用不同株的乳酸菌菌种、模仿发酵牛羊乳工艺技术生产发酵驼乳两种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前者为传统工艺,对鲜驼乳经过杀菌处理后,经自然传代菌种发酵制成产品,优点是菌种种类丰富、含有丰富的天然乳酸菌和酵母菌等不同种类菌种,产品风味多样化、营养价值高,缺点是牧民自酿,每户制备条件、卫生状况不同导致产品质量差异大、不稳定、卫生安全难保证,存在一定质量风险,产品保质期短。

3、后者为一些食品企业按照gb19302-2010技术生产,产品卫生安全、质量稳定、因采用市售通用的乳酸菌菌种及工艺,失去自然发酵驼乳菌种多样性优势,产品也失去自然发酵驼乳的特色。驼、马、驴乳系特种乳类,其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和牛乳有较大的区别,发酵所用菌种与牛乳也有所区别,利用市售菌种模仿发酵牛乳工艺风味逊于自然发酵的产品,膻腥味重、易产生哈喇味消费者接受度不高,有关发酵驼乳制品的制备方法还没有成熟的工艺和特定的菌种。

4、中国专利申请202010546811.7公开了一种润肠通便的益生菌发酵骆驼乳及其制备方法,按以下重量取原料:120-125克的骆驼奶粉、10-80克的白砂糖、5-20克的罗汉果浓缩汁、0.03-0.08克的酸奶发酵剂、775-865克的纯净水。酸奶发酵剂为长双歧杆菌bl-g301、短双歧杆菌bb-g95、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g101、两歧双歧杆菌bb-g90、婴儿双歧杆菌bi-g201、青春双歧杆菌bq-g66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物。

5、中国专利申请201510553213.1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高品质发酵驼乳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植物乳杆菌grx1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6)并组合其他菌株作为发酵剂,制备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发酵驼乳。特别是植物乳杆菌grx16、干酪乳杆菌grx12、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grx33和发酵乳杆菌grx07以1:1:1:1(v/v)的比例混合作为发酵剂,发酵制备的发酵驼乳不仅风味良好,且后酸化较弱,同时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还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6、目前现有技术发酵驼乳大多采用乳酸细菌及其益生菌等基本菌种,模仿发酵牛乳工艺,单纯采用细菌组合或许功能能满足产品需要,但发酵风味逊于自然发酵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亟需新的适合用于发酵驼乳的菌种和工业化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基于传统发酵食品天然菌种混合发酵原理,发现从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筛选的天然菌种类别丰富,发酵的驼乳产品风味优于市售菌种发酵的产品,特此提出了一种多菌种微生物组合物。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假肠膜明串珠菌,所述假肠膜明串珠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79。

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鼠李糖乳杆菌,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01。

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副干酪乳杆菌,所述副干酪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803;

6、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汉逊德巴利酵母,所述汉逊德巴利酵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04。

7、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克斯克鲁维酵,所述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78。

8、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发酵驼乳的多菌种微生物组合物,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包括假肠膜明串珠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中的至少两种。

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可以为假肠膜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及汉逊德巴利酵母。

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可以为鼠李糖乳杆菌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及假肠膜明串珠菌。

1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可以为副干酪乳杆菌、假肠膜明串珠菌和汉逊德巴利酵母。

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可以为假肠膜明串珠菌、鼠李糖乳杆菌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1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可以为鼠李糖乳杆菌、假肠膜明串珠菌和汉逊德巴利酵母。

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可以为鼠李糖乳杆菌、假肠膜明串珠菌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1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可以为假肠膜明串珠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1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可以为鼠李糖乳杆菌、假肠膜明串珠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假肠膜明串珠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活菌数量为3:3:1:1。

1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01。

1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假肠膜明串珠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79。

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汉逊德巴利酵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04。

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78。

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生物组合物还包括副干酪乳杆菌。

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副干酪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803。

2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假肠膜明串珠菌、副干酪乳杆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活菌数量为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假肠膜明串珠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肠膜明串珠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79。

2.一种鼠李糖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01。

3.一种汉逊德巴利酵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汉逊德巴利酵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04。

4.一种用于发酵驼乳的微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包括假肠膜明串珠菌、鼠李糖乳杆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假肠膜明串珠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活菌数量为3:3: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01;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组合物还包括副干酪乳杆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803;

9.一种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用于培养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肠膜明串珠菌、权利要求2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权利要求3所述的汉逊德巴利酵母和/或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所述培养基包括14.5%驼奶粉,2%无水葡萄糖和纯净水83.5%。

10.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肠膜明串珠菌、权利要求2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权利要求3所述的汉逊德巴利酵母和/或权利要求4-8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或其培养物、分离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肠膜明串珠菌、权利要求2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权利要求3所述的汉逊德巴利酵母或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在生产发酵乳中的应用。

12.一种生产发酵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保护剂包括12-15%脱脂驼乳粉,30-40%甘油,3-5%葡萄糖,40-55%蒸馏水;

1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生产的发酵乳。

15.一种乳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制品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酵乳和至少一种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乳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制品包括发酵乳粉、发酵乳片、益生菌粉、发酵乳糖果和乳奶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肠膜明串珠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肠膜明串珠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79。

2.一种鼠李糖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01。

3.一种汉逊德巴利酵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汉逊德巴利酵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04。

4.一种用于发酵驼乳的微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组合物包括假肠膜明串珠菌、鼠李糖乳杆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假肠膜明串珠菌、汉逊德巴利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活菌数量为3:3: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601;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组合物还包括副干酪乳杆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玲陈钢粮朱雪梅孙世媛孙利萍吴林英郑志强董静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旺源驼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