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卷筒卷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0734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成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卷筒卷取机。该卷取机布置在带钢冷连轧机的出口,两个卷筒布置在回转箱体内,卷筒围绕各自的芯轴旋转,芯轴分别由两个有公共轴线的空心轴输入传动,卷筒由旋转液压缸驱动实现胀缩;回转箱体外周的大齿圈与齿轮啮合,通过导辊支撑,由驱动装置提供驱动回转,由制动液压缸驱动制动器实现制动,由夹持液压缸驱动夹持装置实现夹持;卷筒由单独的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系统将运动传递。安装在可绕轴旋转的公用回转箱体(转盘)内,可实现连续、交替的带钢卷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显著提高生产率、提高钢卷质量、节省安装空间,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广泛应用在冷连轧机组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成型
,涉及一种双巻筒巻取机。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钢铁工业产能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冷轧带钢的产量也不断增 加,单机架、双机架、冷连轧机组不断建成投产,各钢铁生产厂家也在不断 追求先进适用的机械设备。特别是冷连轧机组,縮短机组长度、减小巻取故 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等就成为了各冷轧生产厂家追求的目标,因 此他们对巻取设备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传统的冷连 轧机组均采用单巻筒巻取机,配置两台,实现带钢的连续巻取,这样不仅增 加了占地面积和设备,也增加了设备的维护量和设备故障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双巻筒巻取机。该巻取机布置在带钢冷 连轧机的出口,两个巻筒布置在回转箱体内,巻筒围绕各自的芯轴旋转,芯 轴分别由两个有公共轴线的空心轴输入传动,巻筒由旋转液压缸驱动实现胀 縮;回转箱体外周的大齿圈与齿轮啮合,通过导辊支撑,由驱动装置提供驱 动回转,由制动液压缸驱动制动器实现制动,由夹持液压缸驱动夹持装置实 现夹持;巻筒由单独的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系统将运动传递。安装在可绕轴旋 转的公用回转箱体(转盘)内,可实现连续、交替的带钢巻取。本专利技术由一台双巻筒巻取机取代两台巻取机,减少出口设备数量,巻取 效率高,连续性好;设备结构紧凑,可大大节省安装空间,并且由于缩短了 巻取机与轧机的距离,能够快速建立张力,延长稳定轧制时间,提高成材率; 本专利技术更适宜巻取薄巻,对于传统方法采用两台巻取机进行生产,带钢在两 台巻取机之间切换时,要求带头平贴在输送皮带上才能顺利进入巻取机,对 于较厚带钢很容易实现;对于较薄带钢,不易平贴在输送皮带上,带头易游动和拱起,导致无法穿带,而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双巻筒巻取机,轧机出口和巻 取机之间距离大大缩短,穿带位置固定,降低了故障发生率。本专利技术巻取机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1号巻筒穿带一转盘转动180度一 1号巻筒至巻取位巻取一1号巻筒巻取完毕飞剪剪断带钢一2号巻筒穿带一1号巻筒卸巻一转盘旋转180度一2号巻筒至巻取位巻取一2号巻筒巻取完毕飞 剪剪断带钢一1号巻筒穿带一2号巻筒卸巻一转盘旋转180度一1号巻筒至巻 取位继续巻取,完成一个循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皮带助巻器摆到穿带位(工作位)并包覆着巻筒,启动l号巻筒传动装置,通过传动系统使1号巻筒起动,加速至穿 带速度(同时旋转液压缸推动推杆使巻筒胀径),升起外支撑,带头通过穿带导板进入皮带助巻器,l号巻筒开始穿带,当带钢在巻筒上缠绕3 5圈后, 助巻器、穿带装置降下,飞剪前夹送辊抬起;转盘驱动装置驱动转盘旋转180 度,使l号巻筒到达巻取位(此时制动液压缸驱动制动器使转盘制动,夹持液 压缸驱动夹持机构夹紧转盘);l号巻筒继续巻取,当达到预定巻径时,飞剪 前夹送辊压下,压辊装置起动,压住钢巻,飞剪起动剪断带钢;在此之前,2 号巻筒驱动装置驱动2号巻筒加速至穿带速度,飞剪剪断带钢的同时,2号 巻筒穿带,开始巻取;1号巻筒卸巻,卸巻小车到达卸巻位,托起已巻取好 的钢巻,此时巻取机压辊抬起,外支撑降下,液压缸驱动巻筒实现縮径,钢 巻卸下,卸巻小车将钢巻运走;松开转盘夹持机构;转盘驱动装置再次驱动 转盘旋转180度,使2号巻筒到达巻取位继续巻取。该巻取机具有两个成180°布置的液压控制胀縮巻筒,每个巻筒由四个 扇形块组成,扇形块通过楔形块、拉杆和旋转液压缸作径向运动实现巻筒的 胀径和縮径。巻筒安装在公用齿轮回转箱体(转盘)内。每个巻筒均由单独的 传动系统提供动力,传动系统通过分配齿轮装置和空心轴组成的主传动系统 将运动传递到巻筒。 附图说明图l、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巻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传动系统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设备立体示意图。图中,件1 (la和lb)为巻筒,件2 (2a和2b)为芯轴,件3 (3a和 3b)为空心轴,件4 (4a和4b)为旋转液压缸,件5为回转箱体(转盘), 件6为驱动系统,件7为齿轮,件8为导辊,件9为制动液压缸,件10为制 动器,件ll为夹持液压缸,件12为夹持装置,件13a和13b为驱动装置, 件14为楔形块,件15为扇形块,件16为拉杆,件17为底座,件18为大齿 圈,件19为底座,件20a和20b为辅助外支撑,件21为压辊装置,件22a 和22b为联轴器,件23为轴,件24a和24b、 25a和25b、 26a和26b、 27a 和27b为输入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图2所示两个液压控制可胀缩巻筒la和lb布置在公共的回 转箱体(转盘)5内,巻筒la和lb围绕各自的芯轴2a和2b旋转,芯轴2a 和2b分别由两个有公共轴线的空心轴3a和3b输入传动,巻筒la和lb由旋 转液压缸4a和4b驱动实现胀縮;回转箱体5由驱动装置6通过齿轮7提供 驱动,转盘5通过导辊8支撑;回转箱体5由制动液压缸9驱动制动器10 实现制动,由夹持液压缸11驱动夹持装置12实现夹持;巻筒la和lb由单 独的电机13a和13b通过齿轮减速系统将运动传递。旋转液压缸4通过驱动拉杆16水平运动实现巻筒la和lb的直径变化, 即实现巻筒的胀径和缩径。主传动系统安装在与基础固定的底座17内。齿轮7与安装在回转箱体外周的大齿圈18啮合,驱动回转箱体5实现回转。回转箱体驱动机构、制动和夹持相关机构安装在底座19上。巻筒la和lb交替工作进行带钢巻取,旋转液压缸4a和4b实现巻取和 卸巻时巻筒的胀縮,巻筒巻取带钢时围绕各自的芯轴2a和2b转动;转盘5 绕轴23旋转,实现巻筒在不同位置之间的转换;巻筒由各自的驱动装置13a 和13b,通过箱体17内的主传动系统将运行传递给巻筒。转盘系统如图3所示转盘5由单独的驱动系统6驱动,齿轮7与安装 在转盘5外周的大齿圈18啮合,驱动转盘5旋转,转盘5下方有两个提供支 撑的导辊;由制动液压缸9驱动制动器10实现转盘制动,由夹持液压缸11 驱动夹持装置12实现转盘夹持。两个巻筒相对转盘回转中心成180°对称安装,采用倒四棱锥结构,巻 筒做成悬臂式;通过旋转液压缸4推动活塞杆运动实现巻筒的胀径和縮径; 液压缸4推动拉杆16向后运动,拉杆16带动楔形块14向后运动,楔形块 14通过表面的斜面滑动推动扇形块15在直径方向向外运动,巻筒外径增大, 实现胀径;同理,液压缸4推动拉杆16向前运动,扇形块15在直径方向径 向内运动,实现巻筒縮径;为避免巻取过程中巻筒发生弯曲和震颤,由辅助 外支撑20a和20b支撑巻筒端部实现;空心花键轴3a和3b传递来的运动, 分别经过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最终将运动传递给巻筒轴。主传动系统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13a和13b通过联轴器22a和22b与 主传动系统输入轴24a和24b相连;运动从输入轴24a经过25a、 26a、 27a 传递给空心轴3a最后到达巻筒la;同理运动从输入轴24b经过25b、 26b、 27b传递给空心轴3b最后到达巻筒lb。辅助外支撑设备如图5所示由于巻筒要承受带钢张力、巻重、巻筒自 重及弯曲带钢和张力所引起的扭矩等,为保证巻筒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在巻筒的端部设置有辅助外支撑。20a为巻取位辅助外支撑;20b为等待位(穿 带位)辅助外支撑;两个辅助外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卷筒卷取机,布置在带钢冷连轧机的出口,其特征在于:卷筒(1a和1b)布置在回转箱体(5)内,卷筒(1a和1b)围绕各自的芯轴(2a和2b)旋转,芯轴(2a和2b)分别由两个有公共轴线的空心轴(3a和3b)输入传动,卷筒(1a和1b)由旋转液压缸(4a和4b)驱动实现胀缩;回转箱体(5)外周的大齿圈(18)与齿轮(7)啮合,通过导辊(8)支撑,由驱动装置(6)提供驱动回转,由制动液压缸(9)驱动制动器(10)实现制动,由夹持液压缸(11)驱动夹持装置(12)实现夹持;卷筒(1a和1b)由单独的电机(13a和13b)通过齿轮减速系统将运动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轲陶晶余小军雷刚王勤王业科杨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