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1、生态环境监测设备是指用于监测和评估生态环境状况的各种仪器和设,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估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健康状况。
2、现有公开号为cn21993498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电仪器箱,所述电仪器箱一端的上侧安装进风口,所述电仪器箱另一端的下侧安装有出风口,且出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并且安装架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连接有风扇,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滤网。
3、上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装置通过安装进风口和出风口,同时启动电机带动风扇转动,使得可以让电仪器箱内的空气流动起来,当电仪器温度较高时,可以用来很好散热,避免影响电仪器的正常运作,当出现下雨或因温差大导致电仪器箱内比较潮湿,出现水凝珠时,可以用来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水珠渗入电仪器内导致电仪器损坏,从而影响对生态环境的检测,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但是上述的智慧灯杆的控制装置依旧存在一些缺点如:当电仪器的温度过高时,通过电仪器箱内的空气流动对电仪器的散热是远远不够的,从而导致电仪器散热过慢,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为了提高电仪器的散热效率。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支杆,所述支杆连接有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内连接有电仪器,所述监测箱开设有用于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仪器的温度过高时,第一风扇带动监测箱外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空腔内,第二风扇带动温度较低的空气吹向电仪器,温度较低的空气携带电仪器散发的热气朝靠近出风管道的方向移动,第二风扇带动监测箱内的气体脱离空腔,从而增强电仪器周围的空气循环,提高电仪器的散热效果,有利于电仪器的正常运行。
4、可选的,所述监测箱内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移连接有载板,所述第二风扇转动连接在所述载板上,所述监测箱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载板往复滑移的往复组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复组件驱动载板往复滑移,即第二风扇往复滑移,第二风扇对电仪器分散降温。如果持续对电仪器同一部位吹风,可能会导致电仪器局部温度降低,而其他部位的温度仍然较高。这可能会引起电仪器内部温度不均,影响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6、可选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监测箱内的连接杆和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监测箱上,所述连接杆连接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位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的偏心处,所述载板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抵接柱滑移配合的滑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连接杆转动,抵接柱绕着驱动件的输出端的轴心线转动,抵接柱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滑槽的内壁抵接并带动载板往复滑移,从而实现第二风扇的往复滑移。
8、可选的,所述滑槽包括设置在所述载板上的腰型槽和两个抵接槽,两个所述抵接槽均与所述腰型槽连通,所述腰型槽位于两个抵接槽之间,所述载板连接有用于引导所述抵接柱脱离所述腰型槽进入所述抵接槽的引导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柱在抵接槽内滑移时,抵接柱与抵接槽的内壁抵接并带动载板滑移。当抵接柱脱离抵接槽进入腰型槽时,此时载板静止,第二风扇对电仪器的一侧面吹风;当抵接柱脱离腰型槽进入另一个抵接槽时,抵接柱与该抵接槽的内壁抵接并带动载板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当抵接柱再次进入腰型槽时,第二风扇对电仪器的另一侧面吹风。对电仪器的两侧停留吹风,使得电仪器中部吹风的时间和电仪器两侧吹风的时间大致相同,实现电仪器分布降温。
10、可选的,所述引导件是转动连接在所述载板上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引导板与所述载板通过复位件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柱脱离腰型槽进入抵接槽的过程中,抵接柱与导向面活动抵接,引导板转动,导向面对抵接柱的滑移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便于抵接柱脱离腰型槽进入抵接槽。当抵接柱进入抵接槽内时,复位件带动引导板复位,为抵接柱脱离抵接槽进入腰型槽提供空间。
12、可选的,所述载板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引导板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柱滑移配合的弧形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引导板滑移时,导向柱与弧形槽的滑移配合,对引导板的滑移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引导板滑移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载板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块滑移配合的限位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板滑移时,限位块沿着限位槽滑移,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滑移配合,对载板的滑移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载板滑移的稳定性,即提高第二风扇滑移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内均连接有过滤板,所述第一风扇位于所述过滤板和所述监测箱之间。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能够过滤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内的固体颗粒和灰尘,从而减少灰尘通过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入到空腔内,即减少灰尘附着在电仪器上,对电仪器起到保护的作用。第一风扇位于过滤板和监测箱之间,减少灰尘附着在第一风扇上,
18、可选的,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内均连接有干燥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环可以吸收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内的水分,减少水分从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入到空腔内,使得监测箱内保持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减少水分影响电仪器的监测效果。
20、可选的,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内均螺纹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干燥环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螺纹连接在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上,便于安装或拆卸安装板,即提高干燥环安装或拆卸的效率,便于更换安装环。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当电仪器的温度过高时,第一风扇带动监测箱外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空腔内,第二风扇吹动温度较低的空气朝靠近电仪器的方向移动,第二风扇带动监测箱内的空气脱离空腔,从而增强电仪器周围的空气循环,提高电仪器的散热效果,有利于电仪器的正常运行。
24、2、往复组件驱动载板往复滑移,即第二风扇往复滑移,第二风扇对电仪器分散降温。如果持续对电仪器同一部位吹风,可能会导致电仪器局部温度降低,而其他部位的温度仍然较高。这可能会引起电仪器内部温度不均,影响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杆(11),所述支杆(11)连接有监测箱(2),所述监测箱(2)内连接有电仪器(22),所述监测箱(2)开设有用于所述电仪器(22)放置的空腔(23),所述监测箱(2)连接有与所述空腔(23)连通的进风管道(24)和出风管道(25),所述进风管道(24)和所述出风管道(25)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风扇(241),所述监测箱(2)内转动连接有朝向所述电仪器(22)的第二风扇(31),所述进风管道(24)的位于所述第二风扇(31)和所述出风管道(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2)内连接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滑移连接有载板(3),所述第二风扇(31)转动连接在所述载板(3)上,所述监测箱(2)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载板(3)往复滑移的往复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监测箱(2)内的连接杆(41)和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41)转动的驱动件(42),所述驱动件(42)连接在所述监测箱(2)上,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31)包括设置在所述载板(3)上的腰型槽(4311)和两个抵接槽(4312),两个所述抵接槽(4312)均与所述腰型槽(4311)连通,所述腰型槽(4311)位于两个抵接槽(4312)之间,所述载板(3)连接有用于引导所述抵接柱(411)脱离所述腰型槽(4311)进入所述抵接槽(4312)的引导件(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44)是转动连接在所述载板(3)上的引导板(441),所述引导板(441)设置有导向面(4411),所述引导板(441)与所述载板(3)通过复位件(4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3)连接有导向柱(432),所述引导板(441)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柱(432)滑移配合的弧形槽(44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3)连接有限位块(32),所述支撑板(26)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块(32)滑移配合的限位槽(2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24)和所述出风管道(25)内均连接有过滤板(242),所述第一风扇(241)位于所述过滤板(242)和所述监测箱(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24)和所述出风管道(25)内均连接有干燥环(24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24)和所述出风管道(25)内均螺纹连接有安装板(243),所述干燥环(245)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4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杆(11),所述支杆(11)连接有监测箱(2),所述监测箱(2)内连接有电仪器(22),所述监测箱(2)开设有用于所述电仪器(22)放置的空腔(23),所述监测箱(2)连接有与所述空腔(23)连通的进风管道(24)和出风管道(25),所述进风管道(24)和所述出风管道(25)内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风扇(241),所述监测箱(2)内转动连接有朝向所述电仪器(22)的第二风扇(31),所述进风管道(24)的位于所述第二风扇(31)和所述出风管道(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2)内连接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滑移连接有载板(3),所述第二风扇(31)转动连接在所述载板(3)上,所述监测箱(2)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载板(3)往复滑移的往复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监测箱(2)内的连接杆(41)和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41)转动的驱动件(42),所述驱动件(42)连接在所述监测箱(2)上,所述连接杆(41)连接有抵接柱(411),所述抵接柱(411)位于所述驱动件(42)的输出端的偏心处,所述载板(3)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抵接柱(411)滑移配合的滑槽(4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31)包括设置在所述载板(3)上的腰型槽(4311)和两个抵接槽(4312),两个所述抵接槽(4312)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峰成,杨家林,熊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邦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