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9064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黄柏15~25份,苦参13~23份,王不留行25~35份,茯苓10~20份,车前草10~20份,黄芪10~20份,金樱子10~20份,牛膝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2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综合古今文献报道,精心发掘的,具有清热化湿,化瘀通络作用的方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淋证"、"劳淋"、"尿浊"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多有论述。 1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淋证多由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是 以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历代医家对 本病多有论述。淋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之为"淋闷"。。《内经》 云"诸淋所发皆肾虚、膀胱湿热。"指出了本病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金匮要略,消渴 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是对淋证临床 表现的早期描述。《中藏经》根据淋证临床表现不同,提出了淋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 八种,乃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诸病源候论》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七种,而以"诸 淋"统之。唐宋时期,淋证的分类更趋完美。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归纳为石、气、膏、 劳、热五淋,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上述两种五淋所指的内容,其 差异在于血淋与热淋的有无,根据临床实际,目前大多分为气淋、血淋、热淋、膏淋、石淋六 种。《诸病源候论 淋病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黄柏15~25份,苦参13~23份,王不留行25~35份,茯苓10~20份,车前草10~20份,黄芪10~20份,金樱子10~20份,牛膝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铭铭赵大庆邓悦刘威张银玲田雨赵爽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