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技术介绍
1、对于新能源车辆,大多数采用单冷空调系统加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系统加热的方案,即夏季制冷多数采用单冷空调系统作为供冷能量来源,而冬季采暖多采用ptc电加热,取代原来的发动机作为热量的来源,这样传统发动机空调系统的结构基本无需改进即可满足纯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需求。又由于ptc加热采暖的能耗较高,热泵空调系统逐渐成为当前替代ptc的最热技术。
2、在相关技术中,热泵空调系统包括两个换热器,直接采用四通阀可以改变冷媒在两个换热器中的流向,实现车内换热器的两用,实现制冷和采暖模式的切换,但是这样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因车内换热器受限于制冷的要求,会导致车内换热器在采暖工况下,采暖效果非常差,以及在除湿工况下,只能采用制冷除湿,没有除湿再热功能,需要再增加额外的补热,会导致除湿能耗很高,热泵的冷凝热没有充分利用,节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口(303)和所述车外换热器(4)之间连通有主流路(11)、第一单向支流路(12)和第二单向支流路(13),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第二单向支流路(13)设置有第二单向阀(7),所述箱体换热器(5)设置于所述主流路(11),所述主流路(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303)相连通,所述主流路(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的流出口和所述第二单向支流路(13)的流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的流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口(303)和所述车外换热器(4)之间连通有主流路(11)、第一单向支流路(12)和第二单向支流路(13),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第二单向支流路(13)设置有第二单向阀(7),所述箱体换热器(5)设置于所述主流路(11),所述主流路(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303)相连通,所述主流路(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的流出口和所述第二单向支流路(13)的流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的流入口和所述第二单向支流路(13)的流出口均与所述车外换热器(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口(303)和所述车外换热器(4)之间连通有主流路(11)、第一单向支流路(12)和第二单向支流路(13),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箱体换热器(5)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所述第二单向支流路(13)设置有第二单向阀(7),所述主流路(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303)相连通,所述主流路(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的流出口和所述第二单向支流路(13)的流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的流入口和所述第二单向支流路(13)的流出口均与所述车外换热器(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和所述第二单向支流路(13)交错设置且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合,所述第一单向支流路(12)和所述第二单向支流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靖,张俊岩,卢承聪,谭廷帅,钟东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