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驾驶员车内接打手机检测方法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人脸识别的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大多交通执法部门通过交叉路口门架摄像头对驾驶员接打手机进行拍摄监督,采用图像识别算法对于接打手机目标进行识别检测,但仍存在一定问题。1)车流量较大或车速较快时,手机本身体积较小,且使用者通常是手握状态,遮挡率较大,因此存在较高漏检率。2)存在部分顾客仅仅是拿取或挪动,未进行接听电话操作,存在一定误检率。3)部分算法采用手势检测方法,对于擦嘴等与接打手机抬手相似动作存在较大的误检。针对上述问题,以及面对未来智能网联汽车车内外的充裕视觉设备发展趋势,亟需一种车内接打手机检测方法,提高手机的小目标检测,以及驾驶员操作的精确匹配。
2、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车内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和装置。
2、本专利技术接打电话检测方法中含目标检测算法、目标跟踪算法和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并针对于目标检测算法和人脸关键点检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车内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内基于多模块人脸识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车内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基于多模块人脸识别的驾驶员接打手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包括: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圆,叶剑峰,华夏,张宝柱,童胜坤,于成,高斌,竹杨娜,吕梦霞,梁会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