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613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包括浮油抽液器、油泵、除油回收箱,在所述除油回收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油泵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浮油抽液器和除油回收箱连接,在所述除油回收箱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浮油回收箱内分成下部相连的两个区间,在设有进油口的区间内设有浮油回收装置,在另一的区间内设有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根据液面油层厚度多少随时进行控制和操作,使用效果好,极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业不锈钢生产领域,特别是属于在清洗段中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生产中,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有各种不同的除油装置,但是在不锈钢退 火流水线的清洗段中,使用的碱液中会出现大量的浮油,对碱液中浮油的回收既可以保持 液面的干净,便于后续清洗,而且也可以对回收的浮油进行再次利用。而现有技术中,缺乏 一套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 好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 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包括浮油抽液器、油 泵、除油回收箱,在所述除油回收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所述油泵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浮油抽 液器和除油回收箱连接,在所述除油回收箱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浮油回收箱内分成下 部相连的两个区间,在设有进油口的区间内设有浮油回收装置,在另一的区间内设有溢流□。 所述碱液除油回收装置,所述浮油抽液器包括浮球、连杆和浮板,所述浮板通过连 杆与所述浮球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浮板上设有抽液孔,所述抽液孔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油 泵进油口连接。 所述碱液除油回收装置,所述浮球为三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浮板的周围。 所述碱液除油回收装置,所述浮油回收装置包括开有长槽口的C形浮油回收管,在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通过软管与设置在浮油回收箱底部的控制阀门相连并延伸到除油回收箱外部的回收装置中,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除油回收箱箱体连接。 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在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为一开有细长槽口的长圆柱罐 体。 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在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的底部开有一个小孔并焊有短 管,所述短管与连接软管连接。 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在两个区间内分别设有排污口。 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在所述除油回收箱上安装有盖板。 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所述的油泵为气动隔膜泵。 本技术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由包括浮油抽液器、油泵、除油回收箱。浮动在 碱液液面的浮油抽液器,在油泵的作用下,通过抽液孔将浮油抽入除油回收箱,除油回收箱 内下层无油的液体通过溢流口溢流回水池,而经过浮油回收装置将上层的浮油回收到除油3回收箱外进行回收,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根据液面油层厚度多少随时进行控制和操作,使 用效果好,极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浮油抽液器的主视图; 图3为浮油抽液器的俯视图; 图4为C形浮油回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包括浮油抽液器1、气动隔膜泵2、 除油回收箱3,在除油回收箱3上设有盖板4,浮油抽液器1通过连接软管与气动隔膜泵2 的进油口连通,气动隔膜泵2的出油口通过连接软管与除油回收箱3的进油口连通,在气动 隔膜泵2的作用下,浮油抽油器1抽出的油液经过气动隔膜泵2进入除油回收箱3内,在除 油回收箱3内设有挡板5,挡板5将除油回收箱3内分成两个区间6、7,在两个区间6、7内 分别设有排污口 12,在每个排污口外分别设有排污控制阀门。两个区间6、7的下部连通, 挡板5将液面浮油档在设有浮油进油口的区间6内,下层无油的液体从挡板5的下部流入 区间7,在区间7内的除油回收箱壁上设有溢流口 8,在溢流口 8外设有溢流控制阀门,打开 溢流控制阀门,无油的液体通过溢流口 8溢流回水池。在除油回收箱3内设有开有长槽口 的C形浮油回收管9, C形浮油回收管9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除油回收箱3箱体连接,在 C形浮油回收管9的下部连接有连接软管IO,连接软管IO通过设置在浮油回收箱底部的控 制阀门11延伸到除油回收箱外部的废油桶中,通过废油桶回收浮油。 如图2、3所示,浮油抽液器1包括浮球13、连杆14和浮板15,浮球13为三个,均 匀分布在浮板15的周围,可以使浮油抽液器1漂浮在液面上,浮板15通过连杆14与浮球 13连接在一起,在浮板15上设有抽液孔16,抽液孔16通过连接软管与气动隔膜泵2的进 油口连通。 如图1、4、5所示,C形浮油回收管9为一开有细长槽口的长圆柱罐体,在C形浮油 回收管9的底部开有一个小孔并焊有短管17,短管17与连接软管10连接。连接软管10通 过设置在浮油回收箱底部的控制阀门11延伸到除油回收箱外部,C形浮油回收管9的两端 分别通过螺栓18与除油回收箱箱体连接。松开螺栓时,可以旋转长圆柱罐体使细长槽口上 下移动调节高度。如果碱液中油液的含量较多,浮油回收箱2的液面上始终有一层浮油,则 可以连续打开控制阀门ll,使浮油不断的流入废油桶中,如果碱液中浮油的含量较少,则可 以间歇的打开控制阀门11,以使除油回收箱内液面的浮油尽可能积厚一些,然后再放流出 去,这样使回收的浮油浓度尽可能提高一些。 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它 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 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油抽液器、油泵、除油回收箱,在所述除油回收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油泵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浮油抽液器和除油回收箱连接,在所述除油回收箱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浮油回收箱内分成下部相连的两个区间,在设有进油口的区间内设有浮油回收装置,在另一的区间内设有溢流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油抽液器包括浮球、连 杆和浮板,所述浮板通过连杆与所述浮球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浮板上设有抽液孔,所述抽液 孔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油泵进油口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为三个,均匀分布在 所述浮板的周围。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油回收装置包括 开有长槽口的C形浮油回收管,在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通 过设置在浮油回收箱底部的控制阀门延伸到除油回收箱外部的回收装置中,所述C形浮油 回收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除油回收箱箱体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为 一开有细长槽口的长圆柱罐体。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形浮油回收管的底部开有一个小孔并焊有短管,所述短管与连接软管连接。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区间内分别设有排污口。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油回收箱上安装有盖板。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为气动隔膜泵。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包括浮油抽液器、油泵、除油回收箱,在所述除油回收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油泵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浮油抽液器和除油回收箱连接,在所述除油回收箱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浮油回收箱内分成下部相连的两个区间,在设有进油口的区间内设有浮油回收装置,在另一的区间内设有溢流口。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根据液面油层厚度多少随时进行控制和操作,使用效果好,极好地解决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碱液除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油抽液器、油泵、除油回收箱,在所述除油回收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油泵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浮油抽液器和除油回收箱连接,在所述除油回收箱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浮油回收箱内分成下部相连的两个区间,在设有进油口的区间内设有浮油回收装置,在另一的区间内设有溢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业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