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体及双分支线状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527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体及双分支线状光源装置,能够容易地从2个方向对原稿读取面照射光,而且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一种导光体(1),是透明的棒状,并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光转向面(4a、4b)和与光转向面(4a、4b)相对的光出射面(5a、5b);光转向面(4a、4b)由相对于光转向面(4a、4b)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垂直面交叉配置成的2个面形成,因此,可以从光出射面(5a、5b)射出收敛的2个方向的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光体及双分支线状光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作为在传真机、 复印机、图像扫描仪、条形码读取器等中使用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照明用光 源进行利用的导光体及双分支线状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个人传真机等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随着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的功率提高和作为受光元件的CCD型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化,小 型且低消耗电力的LED逐渐被用作读取光源装置的光源。作为光源具有这 种LED的以往的线状光源装置已知以减少光源的数量并且得到均匀的照明 强度为目的,使用导光体将从光源放射的光射入导光体而向期望的方向导 光。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导光体,在该导光体的短边方向的截面形状中 与光出射面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倒V字型的光转向面。记载有如下技术光 出射面形成为曲率比其它部分小,所以从光出射面射出的光被聚光,例如 照射对原稿面具有指向性的光。此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导光体,在该导光体的短边方向的截面 形状中,光出射面形成为包括圆弧或椭圆的弧等形状的透镜面状,在与光 出射面相对的位置设有2个光转向面。此外,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相对配置了 2组 光源安装在导光体的一端面的照明单元。导光体由丙烯或聚碳酸酯等光透 射性高的树脂或光透射性高的光学玻璃构成,在一侧面形成有光出射面。 光源构成为例如安装有1个或多个面安装型的LED,从LED入射到导光体 的一端面的光在导光体的内面反射并被导向长度方向,并且从光出射面向 箭头方向射出光。记载有各照明单元配置成从这些光出射面射出的光照射 原稿面的原稿读取面,并各自照射作为同一区域的原稿读取面的技术。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1 — 159796号公报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595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29647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记载的导光体从一个方向对原稿读取 面照射光,所以在作为被照射物的纸面上有因折痕或粘合产生的阶差部分 时产生影子。此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光源装置中,构成为从2个方向 对原稿读取面照射光,所以即使纸面上有因折痕或粘合产生的阶差部分也 不产生影子,但是需要配置2个导光体,所以装置整体变大,不能顺应小 型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从2个方向对原稿读 取面照射光、并且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导光体及双分支线状光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了如下的方案。第一方案是一种导光体,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体为透明的棒状,并形 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光转向面和与该光转向面相对的光出射面,上述光 转向面由相对于该光转向面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垂直面交叉配置成的2个面 形成。第二方案的导光体是在第一方案中,其特征在于,在设由上述各垂直 面交叉而形成的交叉角度为61,设上述各垂直面与上述光出射面交叉的2条交叉线、和上述光出射面侧的曲率中心线所成的角度为e2时,具有ei^02的关系。第三方案的导光体是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各 光转向面相对于导光体的短边方向形成为凹面状。第四方案是一种导光体,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体为透明的棒状,并形 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光转向面和与该光转向面相对的光出射面,上述光出射面由曲率相等或不同的2个曲面形成。第五方案是一种双分支线状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LED;导 光体,由透明的棒状体形成,通过从上述LED入射的光生成并从上述棒状 体的长度方向侧面射出2个方向的光;及反射镜,将上述2个方向中的一 方的光向上述2个方向中的另一方的光的方向侧反射。第六方案的双分支线状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导光体;光源,与在该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两 端的至少一端设置的光入射部相对设置;以及反射镜,具有与上述导光体 的光出射面相同的长度,相对于与原稿读取面的中心垂直的面设置在与上 述光出射面大致对称的位置,将从上述光出射面射出的2个方向中的一方 的光反射到上述2个方向中的另一方的光的方向侧。根据第一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导光体的光转向面由相对于该光转向面沿 长度方向延伸的垂直面交叉配置成的2个面形成,所以能够从1个导光体 放射2个方向的光,在光源装置中应用导光体时,容易从2个方向对原稿 读取面照射光。根据第二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在设由相对于导光体的各光转向面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垂直面交叉而形成的交叉角度为ei,设各垂直面与光出射面交叉的2个交叉线、和光出射面侧的曲率中心线所成的角度为62时,具有ei 2 02的关系,通过这样构成,光出射面的角度区域较小即可,并且,从光 出射面射出的各光的角度增大,所以能够縮小光转向面及光出射面的形成 区域,增加形状设计时的设计的自由度,用于加强导光体的突起部的形成 变得容易,容易将导光体固定于光源装置。根据第三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导光体的各光转向面相对于导光体的短边 方向形成为凹面状,所以能够将从光转向面转向的光收敛而入射到光出射 面,不管光出射面的形状如何,能够从光出射面分别收敛而射出向2个方 向射出的光。根据第四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导光体的光出射面由曲率相等或不同的2 个曲面形成,所以容易将从光出射面向2个方向射出的光分别收敛到任意 的方向而射出。根据第五方案所述的专利技术,双分支线状光源装置具有LED;导光体, 由透明的棒状体形成,通过从LED入射的光生成并从棒状体的长度方向侧 面射出2个方向的光;及反射镜,将2个方向中的一方的光向2个方向中 的另一方的光的方向侧反射,通过这样构成,从2个方向对原稿读取面照 射光的结构变得容易,而且,只使用一个导光体,所以可以实现装置的小 型化。根据第六方案的专利技术,双分支线状光源装置具有如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导光体;光源,与在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至 少一端设置的光入射部相对设置;以及反射镜,具有与导光体的光出射面 相同的长度,相对于与原稿读取面的中心垂直的面设置在与光出射面大致 对称的位置,将从光出射面射出的2个方向中的一方的光反射到2个方向 中的另一方的光的方向侧,通过这样构成,从2个方向对原稿读取面照射 光的结构变得容易,而且,只使用一个导光体,所以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 化。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导光体1的立体图。图2是从图1所示的导光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面观察的投影图。图3是将图1所示的导光体1从第一光转向面4a的中心用沿着长度方向的垂直面截断的截面图。图4是应用图1至图3所示的导光体1的双分支线状光源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1至图3所示的导光体1的短边方向截断的双分支线状 光源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导光体1的从长度方向的一个端 面观察的投影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导光体1的从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面 观察的投影图,及与本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导光体1进行对比用的导光 体1的从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面观察的投影图。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导光体1的从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面 观察的投影图。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导光体1的第一光转向面4a及第二 光转向面4b的放大图及本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导光体1的从长度方向的 一个端面观测的投影图。图10是第五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导光体1的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体,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体为透明的棒状,并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光转向面和与该光转向面相对的光出射面, 上述光转向面由相对于该光转向面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垂直面交叉配置成的2个面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芜木清幸羽田博成龟井宏市
申请(专利权)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