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364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由二相对设置的灯体组合而成,每一灯体包括一散热器、贴设于散热器上的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其中所述每一散热器包括一吸热部及自吸热部边缘向外延伸且形成有若干通孔的散热部,二吸热部位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相对两侧,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分别贴设于二吸热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相对两侧分别贴设有发光二极管模组,因此发光二极管模组发射的光线能自散热器相对两侧向外辐射而使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照射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高效的发光源,具有环保、省电、寿命长等诸多特 点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领域。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平板状散热体及若干安装于该散热体一侧 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当发光二极管被点亮时,安装在散热体一侧的发光二极 管模组起到照明作用。由于发光二极管仅安装于散热体一侧,其所发出的光 线只能从散热体的该侧向外辐射而出,照射范围有限、照明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照射范围较大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由二相对设置的灯体组合而成,每一灯体包括一散热器、贴设于散热器上的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其中所述每一散热器包括一吸热部及自吸热部边乡彖向外延伸且形成有若干通孔的散热部,二吸热部位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相对两侧,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分别贴设于二吸热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相对两侧分别贴设有发光二极管模组,因此发光二极管模组发射的光线能自散热器相对两侧向外辐射而m光二极管灯具的照射范围更广。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前视图。图2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由二对称设置的灯体(图 未标)组合而成。每一灯体包括一散热器10、贴设于该散热器IO—侧的若千 发光二极管模组20、跨设于发光二极管模组20的一反光罩30、与散热器IO 配合以将发光二极管模组20及反光罩30罩设其内的一灯罩40、及一安装于 散热器10上方的灯头50。 一壳体60设置于散热器10的下方。二灯体的壳 体60组合形成一腔室(图未标), 一驱动电路才莫组(图未示)收容于该腔室中, 用于与发光二极管模组20电性连接。二弯折的片体80分别贴设于发光二极 管灯具的相对两侧,以增加其美感度。请同时参阅图3,每一灯体的散热器10包括一吸热部11、自该吸热部 11 一侧面中部向外凸伸的一连接部15及连接吸热部11及连接部15的散热 部13。该吸热部11包括一圆形吸热板111及自吸热板111的外沿垂直延伸 的一环壁113。吸热板lll与散热部13相背的一侧面上自上而下间隔贴设有 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20。环壁113朝向吸热板111的中心等距离凸设有若千 凸块115用以安装灯罩40。该连接部15为一纵长矩形结构,设置于吸热部 11 一侧面中部并自上而下贯穿整个散热部13。连接部15的一端连接灯头50, 另一端连接壳体60。该壳体60自连接部15延伸且其最外端超出散热部13 的最外端。连接部15中部设有一纵长开槽(图未标),该开槽连通壳体60 的腔室,以供电线穿设(图未示)。连接部15垂直于吸热体11背面的相对两 侧相向凸设有四螺柱151,四螺钉(图未示)穿过二灯体的散热器10的吸热 板111并与连接部15的螺柱151配合而将二灯体锁固在一起。连接部15远 离吸热部11的一侧面为结合面153,该结合面153超出散热部13远离吸热 部ll的外侧面一定距离,使得当二灯体结合时,二灯体的散热部13相隔形 成较大的空隙,以供外界的空气在灯体中流动将散热部13的热量带走。该散 热部13包括自连接部15相对两侧向外放射状延伸的若干散热片131, 一环 形外壁133围设于散热片131最外端。这些散热片131的最外端超出吸热板 111的边界,并与环形外壁133共同形成一开设有若千通孔135的环形区域。 这些通孔135用于引导气流流向散热器10,以达到冷却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目的。每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0包括一纵长矩形的电路板22及若干均匀固定于 电路板22 —侧面的发光二极管24。这些电路板22的另一侧面贴合于散热器 10的吸热板111的与吸热部13相对的一侧面。自驱动电路模组延伸的若干 电线(图未示)穿过散热器10的连接部15并与发光二极管模组20电性连接。所述每一反光罩30呈圆形,包括一安装部33及凸设于安装部33中部的 一反光部31。该安装部33为一圓环状板体。该安装部33收容于散热器10的环壁113 内,其外沿对应散热器10的环壁113的凸块115处设有相应的凹口,安装部 33四边分别穿设有二螺柱(图未标)。固定元件如螺钉等穿过吸热板111并 与安装部33上的螺柱配合而将反光罩30固定在散热器10上。该反光部31包括一开设有若干通孔311的板体313及自板体313—侧面 向外、向下倾斜延伸的若干反光片315。该板体313的通孔311对应发光二 极管模组20的发光二极管24。这些反光片315间隔设置且连接所述板体313 的相对两端。每一反光片315对应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0。当发光二极管24 发光时,这些反光片315将发光二极管24的光线进行反射,并使光线向下、 向外辐射,从而提高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照度。一环形弹性垫圈70贴设于散热器IO—侧的环壁113的外端,当灯罩40 与环壁113的外端结合时以增加密封性。所述每一灯罩40为一侧向外凸伸的圆盘状壳体,其中部由透明或半透明 材料制成。该灯罩40边缘对应散热器10的环壁113的凸块115开设有若干 通孔41。若千螺钉穿过该灯罩40的通孔41、弹性垫圈70及散热器10的环 壁113的凸块115而将灯罩40固定在散热器IO的一侧。此时,灯罩40及散 热器IO—侧的环壁113共同围成一密闭的腔室,发光二极管模组20收容于 腔室内并且阻止灰尘、虫子等物体进入该腔室而影响发光二极管模组20的灯 光效果。组装时,先将螺钉穿过二灯体的散热器10的连接部15上的螺柱151而 将二灯体锁固在一起。此时,二散热器10的二散热部13相对且形成有较大 间隙,二散热部13的通孔135相连通,二连接部15形成一上下连通的筒体。然后,发光二极管模组20分別贴设于每一灯体的散热器10的吸热板111的 一侧面,并将反光罩30固定于吸热板111上并^f吏其反光部31对应发光二极 管模组20。最后将螺钉穿过每一灯罩40的通孔41、弹性垫圈70及散热器 10的环壁113的凸块115而将灯罩40固定在每一散热器10的一侧,此时发 光二极管灯具组装完成。使用时,将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灯头50结设在一灯杆(图未示)上,发光 二极管24通电而产生光线,起到照明作用,反光片315将发光二极管24产 生的光线进行反射,并使光线向下、向外辐射;同时,发光二极管24产生的 热量被每一散热器10的吸热板111吸收进而传导至其一侧的散热部13上, 从而将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中去。此时,位于散热器IO的中的冷空气因吸热 膨胀成密度较小的热空气而上升离开;由于热空气的离开导致散热器IO相对 两侧产生气压差,从而使位于散热器IO—侧的冷空气自其散热部13间的空 隙及通孔135进入散热器10内;之后这部分冷空气吸收散热器10上的热量 再度转变成热空气,从而持续地实现空气对流,不断地带走发光二极管灯具 的热量。这样一来,发光二极管可工作于正常温度范围内,可确保灯具的照 明效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由二相对设置的灯体组合而成,每一灯体包括一散热器、贴设于散热器上的若干发光二极管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由二相对设置的灯体组合而成,每一灯体包括一散热器、贴设于散热器上的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散热器包括一吸热部及自吸热部边缘向外延伸且形成有若干通孔的散热部,二吸热部位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相对两侧,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分别贴设于二吸热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世崧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