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性镍锌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3195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碱性镍锌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碱性镍锌二次电池包括由镍正极片、锌负极片和隔膜卷绕而成的极组单元、容纳极组单元的电池壳,以及碱性电解液,电池壳的内壁表面覆盖有一层铅、锡或锌金属涂层,或铅、锡、锌中两种金属的合金涂层;在所述极组单元与电池壳内壁之间设有将极组单元与电池壳内壁完全隔离的耐碱绝缘套、绝缘圈、不亲水的隔膜或耐碱胶带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碱性镍锌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之碱性镍锌二次电池,由于锌负极片避开了电池壳内壁的“镍”,大大减少了镍杂质对负极片的毒化影响,因而提高了镍锌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碱性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碱性镍锌二 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锌镍电池寿命短,是长期制约锌镍电池发展的主要问题,而造成锌镍 电池寿命短原因,除了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存在缺陷外,电池的结构、 装配工艺对锌镍电池性能的影响也很大。锌镍电池的锌电极非常活泼,加之电 压很负,锌又是活活泼金属,因而对杂质很敏感,镍对负极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而目前,镍系二次电池的容纳极组单元的保留容器(即"电池壳")的表面采用 镀镍层,由此而使得镍锌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的提高受到限制,影响了其推广 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不改变电池材料的新的镍锌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使得锌负极尽可能避免受到镍杂质带来的影响,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之镍锌二次电池,包括由镍正极片、锌负极片和隔膜巻绕而成的极 组单元、容纳极组单元的电池壳,以及碱性电解液,电池壳的内壁表面覆盖有一 层铅、锡或锌金属涂层,或铅、锡、锌中两种金属的合金涂层。优选方案在极组单元与电池壳内壁之间设有将极组单元与电池壳内壁完全隔离的耐碱绝缘套、绝缘圈、不亲水的隔膜或耐碱胶带纸,以进一步阻隔镍杂 质。在电池壳内壁表面涂覆金属或合金涂层的方法可以是化学镀、电镀或喷射 涂覆。优选方案的碱性镍锌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现有公知方 法制备镍正极片、锌负极片,再将所述极片和隔膜一起巻绕成极组单元;采用化 学镀、电镀或喷射法在电池壳的内壁表面镀覆一层铅、锡或锌金属,或或铅、锡、 锌中两种金属的合金涂层;将极组单元置于电池壳中,再在极组单元和电池壳 之间,安置一将极组单元与电池壳的内壁完全隔离的耐碱绝缘套、绝缘圈、不 亲水的隔膜或耐碱胶带纸,然后注入电解液,点焊极耳,密封,化成。本专利技术由于锌负极片避开了电池壳内壁的"镍",大大减少了镍杂质对负 极片的毒化影响,因而提高了镍锌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镍锌电池寿命实验2A/6A循环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1镍锌电池寿命实验2A/6A循环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得将这些实施例解释为对本 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l本实施例包括由镍正极片、锌负极片和隔膜巻绕而成的极组单元,容纳极 组单元的电池壳,以及碱性电解液,电池壳的内壁表面涂覆有一层锡;在极组单 与电池壳内壁之间设有将极组单与电池壳内壁完全隔离的耐碱绝缘套。制备采用现有公知方法制备镍正极片、锌负极片,再将所述极片和隔膜一 起巻绕成极组单元;采用酸性电镀锡法在电池壳的表面镀覆一层金属锡;在正 负极片巻绕成极组单元后,置于电池壳中,再在极组单元和电池壳之间,采用耐碱绝缘套将极组单元与电池壳的内壁完全隔离;之后再经注入电解液、点焊 极耳、密封、化成等现有电池装配工艺,制备成完整的镍锌电池。分别将普通镍锌电池和本实施例镍锌电池(电池材料相同,规格相同), 采用下述试验方法进行测试电池以1.6A恒流充电60min,限电压1.9V,转恒 压1.9V充电75min,限最大电流800mA。充电结束后搁置15 min,放电以1.6A 放电到1. OV作5次,6A放电到1. OV作5次,交替进行,放完电后不搁置直接进 行下一次充电,结果分别见图1和图2。对比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镍锌电池的 2A/6A循环寿命较普通电池的可提高近5(^,效果明显。实施例2本实施例电池壳的内壁表面采用化学镀锡一铅合金方法涂覆有一层锡铅合 金;在极组单元与电池壳内壁之间设有将极组单与电池壳内壁完全隔离的耐碱 胶带纸。余同实施例l。同样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电池循环寿命实验,2A/6A循环寿命结果也达250 次以上。实施例3采用电喷涂方法在电池壳内壁表面喷涂镀覆铅 一 锌合金,采用聚四氟乙烯 隔膜将极组单元与电池壳的内壁完全隔离。同样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电池循环寿命实验,2A/6A循环寿命结果达230 次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碱性镍锌二次电池,包括由镍正极片、锌负极片和隔膜卷绕而成的极组单元、容纳极组单元的电池壳,以及碱性电解液,其特征在于,电池壳的内壁表面覆盖有一层铅、锡或锌金属涂层或铅、锡、锌中两种金属的合金涂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镍锌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组单元 与电池壳内壁之间设有将极组单元与电池壳内壁完全隔离的耐碱绝缘套、绝缘 圈、不亲水的隔膜或耐碱胶带纸。3.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镍锌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电池壳内壁表面涂覆金属或合金涂层的方式为化学镀、电镀或喷射镀中的一 种方法。4. 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性镍锌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现有公知方法制备镍正极片、锌负极片,再将所述极片和隔 膜一起巻绕成极组单元;采用化学镀、电镀或喷射法在电池壳的内壁表面镀覆 一层铅、锡或锌金属,或铅、锡、锌中两种金属的合金涂层;将极组单元置于电 池壳中,再在极组单元和电池壳之间,安置一将极组单元与电池壳的内壁完全 隔离的耐碱绝缘套、绝缘圈、不亲水的隔膜或耐碱胶带纸,然后注入电解液,点 焊极耳,密封,化成。全文摘要,该碱性镍锌二次电池包括由镍正极片、锌负极片和隔膜卷绕而成的极组单元、容纳极组单元的电池壳,以及碱性电解液,电池壳的内壁表面覆盖有一层铅、锡或锌金属涂层,或铅、锡、锌中两种金属的合金涂层;在所述极组单元与电池壳内壁之间设有将极组单元与电池壳内壁完全隔离的耐碱绝缘套、绝缘圈、不亲水的隔膜或耐碱胶带纸。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碱性镍锌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之碱性镍锌二次电池,由于锌负极片避开了电池壳内壁的“镍”,大大减少了镍杂质对负极片的毒化影响,因而提高了镍锌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文档编号H01M10/28GK101685885SQ200810143299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章聪颖 申请人:深圳市正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碱性镍锌二次电池,包括由镍正极片、锌负极片和隔膜卷绕而成的极组单元、容纳极组单元的电池壳,以及碱性电解液,其特征在于,电池壳的内壁表面覆盖有一层铅、锡或锌金属涂层或铅、锡、锌中两种金属的合金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聪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