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淀粉样纤维-铈纳米酶复合型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288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淀粉样纤维‑铈纳米酶复合型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水凝胶/微针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与血液相容性,并能有效促进L‑929细胞的增殖;作为水凝胶/微针基质的淀粉样纤维能够显著提高其表面还原合成铈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同时有效杀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通过进一步偶联葡萄糖氧化酶,可实现葡萄糖消耗和活性氧清除的级联催化反应,最终降低糖尿病慢性伤口的葡萄糖浓度和改善伤口微环境中的氧化还原失衡;水凝胶/微针释放的铈离子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从而促进慢性伤口组织修复;该微针具有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和可降解性,可以轻松透过皮肤并快速溶解,显著促进小鼠糖尿病慢性伤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淀粉样纤维-铈纳米酶复合型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糖尿病慢性伤口作为糖尿病患者典型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清创加抗生素辅助的治疗方式,但这种治疗方式存在患者痛苦程度高、感染细菌耐药等问题。因此,亟需发展新的治疗方式对抗糖尿病慢性伤口。

2、从糖尿病慢性伤口的微环境特点出发,研究人员发现高血糖引发的正常氧化信号的破坏和细菌的持续反复感染,导致糖尿病慢性伤口部位具有高水平的活性氧(ros),特别是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从而引发机体的过度炎症,并造成慢性伤口处微环境的氧化还原失衡,这正是糖尿病慢性伤口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因此,新的治疗方式需要具备糖尿病慢性伤口微环境的调节能力,既能够降低伤口处高浓度的葡萄糖,又能够清除过量的ros。

3、纳米酶因为适用范围广和合成修饰简单等特点已经成为逐步取代天然酶在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替代品。例如,通过设计具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纳米酶产生有毒的羟自由基(·oh)实现抗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淀粉样纤维-铈纳米酶复合型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的具体步骤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中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浓度2wt/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的具体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中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浓度为0.45wt/v%;所述的六水硝酸铈的浓度为60~70mg/mL;所述的硼氢化钠的浓度为9~11mg/mL;所述的溶菌酶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淀粉样纤维-铈纳米酶复合型水凝胶/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的具体步骤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中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浓度2wt/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的具体步骤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中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浓度为0.45wt/v%;所述的六水硝酸铈的浓度为60~70mg/ml;所述的硼氢化钠的浓度为9~11mg/ml;所述的溶菌酶淀粉样纤维是六水硝酸铈质量的0.64~0.75倍;所述的溶菌酶淀粉样纤维是硼氢化钠质量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鑫驰陈超玄起泽李辉于欣雨蔡嘉哲高远冯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