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识别层制备方法、可穿戴传感器及微生物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193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表面敏感识别层制备方法、可穿戴传感器及微生物检测方法,属于可穿戴医疗设备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待修饰电极与聚合混合液接触;聚合混合液含病原体相关的微生物模板和医用聚合物单体;在待修饰电极表面聚合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聚合后进行模板洗脱,制得由具备选择性识别能力的聚合物膜构成的敏感识别层,敏感识别层附着于待修饰电极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穿戴传感器包括传感单元和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传感单元从上到下依次为敏感识别层、电极和基片层;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与传感单元的电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在可穿戴传感器表面构建选择性识别层,首次实现了疾病相关目标微生物完整细胞目标菌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敏感识别层制备方法、可穿戴传感器及微生物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复杂创面的护理难度不容忽略,诊断、治疗、监护都需要具有传感器功能的伤口敷料。其中,感染会阻碍伤口愈合过程,甚至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组织坏死、器官衰竭和败血症。因此,早期及时发现、识别和治疗感染性病原体对于防止伤口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并有利于伤口护理。

2、目前,临床检测病原体的金标准主要包括平板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等。虽然这些方法相对灵敏可靠,但复杂的工作流程,包括繁琐的样品预处理和数小时至数天的检测时间,可能会错过治疗机会。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方法,需要经过细胞破碎释放核酸,核酸扩增和设备检测。这些检测方法的应用不仅成本高、繁琐,而且受到对精密仪器和熟练操作人员需求的限制,使其难以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或在现场实施。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简单、快速、经济、可现场操作的伤口感染性病原体检测分析策略。

3、可穿戴智能设备有望为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可穿戴装置已实现了脉搏、呼吸、震颤和肢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敏感识别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敏感识别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修饰电极表面采用电聚合方法、引发剂聚合方法或辐射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敏感识别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修饰电极表面采用电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敏感识别层引发剂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修饰电极表面采用引发剂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具体为:将含有病原体相关的微生物模板和医用聚合物单体的聚合混合液与待修饰电极表面接触,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在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敏感识别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敏感识别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修饰电极表面采用电聚合方法、引发剂聚合方法或辐射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敏感识别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修饰电极表面采用电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敏感识别层引发剂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修饰电极表面采用引发剂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具体为:将含有病原体相关的微生物模板和医用聚合物单体的聚合混合液与待修饰电极表面接触,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在待修饰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敏感识别层光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修饰电极表面采用辐射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具体为:将聚合混合液与待修饰电极表面接触,在光热辐射的激发下引发聚合,在待修饰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利娜孙旭冉杨子王旋马堇航宫佳乐张建丽罗爱芹朱梦宇魏静李永瑞黄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