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电力防护系统中,国内大多变电站屏柜上的压板均为手动操作,需要操作人员现场对压板进行投或退,操作繁琐,且由于人为因素的不可控性,容易导致压板误投误退,从而酿成电力安全事故。有的厂家在电力保护系统中提出虚拟压板,可通过微机保护实现自动投退,但由于虚拟压板不能提供机械断开点,安全性不足。
2、现有一方案提供一种保护压板电动投退装置,采用马达、凸轮机构带动压板拉手直线动作,采用摩擦力带动压板拉手旋转动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压板自动投退功能,但采用摩擦力带动压板拉手旋转存在转动不可靠,一致性难以保证,运行不够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旨在改善现有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压板投退动作不稳定、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2、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包括:
3、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基座;
4、第一导电柱组件,所述第一导电柱组件穿设在所述基座上,并连接至二次设备线路的第一端;
5、第二导电柱组件,所述第二导电柱组件穿设在所述基座上,并连接至二次设备线路的第二端;
6、压板连接片,所述压板连接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柱组件,并在所述第一导电柱组件带动下,在与所述第二导电柱组件接触的接通位置和与所述第二导电柱组件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运动,以实现所述二次设备线路间的电性连通与断开;
8、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导电柱组件驱动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二导电柱组件在锁紧所述压板连接片的位置和释放所述压板连接片的位置之间切换;
9、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板具有光电检测器,所述光电检测器与检测结构配合,检测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所导致的通断变化,并输出通断变化信号,所述控制板根据所述通断变化信号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停止。
10、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结构为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沿其轴向贯穿开设的若干通孔,且所述若干通孔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时,所述若干通孔依次经过所述光电检测器的光检测路径,以使得所述光电检测器检测到通断变化信号。
11、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二穿孔;
12、所述第二导电柱组件包括第二导电柱、第二锁紧螺母以及第二齿轮,其中,
13、所述第二导电柱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并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柱还与所述第二穿孔进行螺纹配合;
14、所述第二导电柱的另一端固设有所述第二齿轮,并可通过第二接线连接柱连接至所述二次设备线路的第二端;
15、所述第二齿轮还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以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时,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第二导电柱转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导电柱带动所述锁紧螺母同步转动的同时,在与所述第二穿孔的螺纹配合下,带动所述锁紧螺母沿所述第二导电柱的延伸方向来回移动,以锁紧所述压板连接片或释放所述压板连接片。
1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柱与所述第二齿轮为一体式结构。
17、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18、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还开设有第一穿孔;
19、所述第一导电柱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柱、第一锁紧螺母以及第一齿轮,其中,
20、所述第一导电柱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依次与所述压板连接片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紧固连接;
21、所述第一导电柱的另一端固设有所述第一齿轮,并可通过第一接线连接柱连接至所述二次设备线路的第一端;
22、所述第一齿轮还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以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一导电柱转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导电柱带动所述压板连接片在所述接通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之间运动。
23、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柱与所述第一齿轮为一体式结构。
24、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固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25、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具有驱动槽,所述驱动凸轮位于所述驱动槽内,并与所述驱动槽的侧壁间歇驱动配合,所述驱动凸轮与所述驱动槽驱动分离时,所述驱动凸轮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空转,所述驱动凸轮与所述驱动槽驱动抵接时,所述驱动凸轮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同步转动,使得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一导电柱的传动带动所述压板连接片在所述接通位置和所述断开位置之间运动。
2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还具有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还具有第一触发端和第二触发端;
27、所述第一检测开关位于所述第一触发端的运动路径上,并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所述第一触发端触发所述第一检测开关,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停止;
28、所述第二检测开关位于所述第二触发端的运动路径上,并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到第二预定位置时,所述第二触发端触发所述第二检测开关,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停止。
29、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面向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一容置槽体,以对应容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
30、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还具有限位肩,所述容置槽体的侧壁凸设有与所述限位肩限位配合的限位凸起部,以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使得所述限位凸起部的第一限位表面抵接所述限位肩的第一侧,及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到第二预定位置时,使得所述限位凸起部的第二限位表面抵接所述限位肩的第二侧;和/或,
3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还具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容置槽体的侧壁还凸设有第一球头柱塞和第二球头柱塞,以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到第一预定位置时,使得所述第一球头柱塞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插接配合,及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到第二预定位置时,使得所述第二球头柱塞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配合。
32、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两个驱动组件,其中,第一驱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导电柱组件驱动连接,并带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为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沿其轴向贯穿开设的若干通孔,且所述若干通孔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时,所述若干通孔依次经过所述光电检测器的光检测路径,以使得所述光电检测器检测到通断变化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二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柱与所述第二齿轮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开设有第一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柱与所述第一齿轮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还具有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还具有第一触发端和第二触发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面向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一容置槽体,以对应容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为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沿其轴向贯穿开设的若干通孔,且所述若干通孔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时,所述若干通孔依次经过所述光电检测器的光检测路径,以使得所述光电检测器检测到通断变化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开设有第二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柱与所述第二齿轮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片式压板智能投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东,曾威,谭泳,林梓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