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储能,具体为一种光伏储能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1、光伏设备行业作为光伏产业的支撑行业而存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带动了光伏产业的整体兴起。在光伏设备使用过程中,白天吸收的产生的多余电能只能浪费,从而需要对吸收的太阳能进行储存,因此需要用到光伏储能充电设备,一般光伏储能充电设备都设置在外界使用,在长期充电的过程中设备可能发热现象,因此需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散热,避免光伏储能充电设备过热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会出现火灾等情况。现有的光伏储能充电设备在散热的过程中基本都是通过散热风扇或者散热翅片等对其进行散热,这样散热效率较低,效果差,造成光伏储能充电设备内很多地方无法进行充分的散热;且现有的光伏储能充电设备不带有灭火装置,当光伏储能充电设备因短路、过热或其他原因造成起火时,不能及时的进行灭火,使光伏储能充电设备烧毁或者造成火灾进一步的扩散,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储能充电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储能充电设备,包括光伏储能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储能箱(1)内腔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光杆(15),光伏储能箱(1)的上端对称安装有烟雾传感器(16)和温度传感器,光伏储能箱(1)内腔的底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下方等距安装有多个双向传动机构,所述双向传动机构的上方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外框(33),所述外框(33)的外侧呈开口状,外框(33)开口的一侧活动插接有内框(4),外框(33)开口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覆盖板(35),所述光伏储能箱(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槽,多个外框(33)呈两列分别插在通槽内,每列外框(33)的侧面共同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储能充电设备,包括光伏储能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储能箱(1)内腔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光杆(15),光伏储能箱(1)的上端对称安装有烟雾传感器(16)和温度传感器,光伏储能箱(1)内腔的底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下方等距安装有多个双向传动机构,所述双向传动机构的上方左右对称安装有两个外框(33),所述外框(33)的外侧呈开口状,外框(33)开口的一侧活动插接有内框(4),外框(33)开口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覆盖板(35),所述光伏储能箱(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槽,多个外框(33)呈两列分别插在通槽内,每列外框(33)的侧面共同固定连接在一个条形挤压板(36)上,所述内框(4)的上端呈开口状,内框(4)内安装有储能蓄电池(42),所述光伏储能箱(1)内腔的上端在储能蓄电池(42)的上方安装有灭火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储能箱(1)内腔的底部等距开设有多个活动槽(11),光伏储能箱(1)内腔的底部在每个活动槽(11)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凸型槽(12),光伏储能箱(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3),通过凹槽(13)将每个活动槽(11)和凸型槽(12)分割成左右两段,所述凹槽(13)内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14),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凹槽(13)的上方,所述双向传动机构安装在活动槽(11)内,所述外框(33)左右滑动连接在光伏储能箱(1)底部的上方,所述覆盖板(35)盖在活动槽(11)和凸型槽(1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光伏储能箱(1)内腔两个侧壁之间的圆轴(2)、等距固定套接在圆轴(2)上的多个驱动伞齿轮(21)、啮合在多个驱动伞齿轮(21)侧面的多个同步伞齿轮(22)、固定连接在同步伞齿轮(22)侧面的圆杆(23)、固定连接在圆杆(23)一端的动力齿轮(24),所述圆轴(2)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圆杆(23)与支撑板(14)转动连接,圆杆(23)远离同步伞齿轮(22)的一端穿过支撑板(14)与动力齿轮(2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储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安装在圆轴(2)下方的双向传动螺杆(3)、固定套接在双向传动螺杆(3)上的传动齿轮(31)、以及对称套设在双向传动螺杆(3)两端的两个调节座(32),所述双向传动螺杆(3)安装在活动槽(11)内,且双向传动螺杆(3)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活动槽(1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座(32)与双向传动螺杆(3)螺纹连接,调节座(32)与活动槽(11)左右滑动连接,调节座(32)的上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晖,曹静,崔博群,
申请(专利权)人:南自通华南京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