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设备,具体为一种交直流转换的漏电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pcs(储能变流器,英译:power conversion system)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pcs由dc/ac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等构成。pcs控制器通过通讯接收后台控制指令,根据功率指令的符号及大小控制变流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对电网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pcs控制器通过can接口与bms通讯,获取电池组状态信息,可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电池运行安全。
2、在现有技术中,储能装置通常使用通风窗进行散热,灰尘或者潮湿的空气可从通风窗进入装置中,容易导致变压器向外部自然放电,而且灰尘堆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散热,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装置内温度会升高,散热速率慢会造成储能变流器烧坏,使得储能变装置使用寿命较短,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交直流转换的漏电储能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直流转换的漏电储能装置,包括由支撑腿以及支撑板构成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绝缘板(2),所述绝缘板(2)上安装有箱体(3),所述箱体(3)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板(6),所述箱体(3)上设置有前门(4),所述前门(4)上设置有用于将前门(4)锁紧在箱体(3)上的固定组件(5),所述箱体(3)上设置有散热组件(7),所述散热组件(7)包括有设置在箱体(3)内部的多个导热板(710)以及用于给导热板(710)转动提供动力的液压杆(77),所述箱体(3)内底部固定安装有通风安装板(13),所述通风安装板(13)上设置有设备本体(11),所述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转换的漏电储能装置,包括由支撑腿以及支撑板构成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绝缘板(2),所述绝缘板(2)上安装有箱体(3),所述箱体(3)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板(6),所述箱体(3)上设置有前门(4),所述前门(4)上设置有用于将前门(4)锁紧在箱体(3)上的固定组件(5),所述箱体(3)上设置有散热组件(7),所述散热组件(7)包括有设置在箱体(3)内部的多个导热板(710)以及用于给导热板(710)转动提供动力的液压杆(77),所述箱体(3)内底部固定安装有通风安装板(13),所述通风安装板(13)上设置有设备本体(11),所述箱体(3)上设置有第一触控键(16)、第二触控键(17)以及控制器(12),所述液压杆(77)、第一触控键(16)以及第二触控键(17)均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所述箱体(3)上设置有对箱体(3)内气体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14),所述缓冲组件(14)上设置有移动板(15),所述缓冲组件(14)可驱动移动板(15)与第一触控键(16)或者第二触控键(17)触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转换的漏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上开设有安装卡槽(9),所述安装卡槽(9)内安装有密封垫圈(10),所述前门(4)上安装有边缘卡板(8),所述安装卡槽(9)可供边缘卡板(8)伸入,所述散热组件(7)还包括有滑动安装在箱体(3)上的齿条板(76)以及阵列安装在散热板(6)上的多个散热片(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直流转换的漏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77)输出端与齿条板(76)通过连板连接,所述齿条板(76)上啮合有多个第三齿轮(75),所述第三齿轮(7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柱(78),所述第二转动柱(78)远离第三齿轮(75)的一端伸入箱体(3)内与散热板(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柱(78)上固定连接有导热柱(79),所述导热柱(79)与散热板(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直流转换的漏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79)与导热板(710)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三齿轮(75)上均啮合有第二齿轮(74),所述第二齿轮(7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72),所述第一转动柱(72)远离第二齿轮(74)的一端贯穿多个散热片(71),且与多个散热片(7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柱(72)位于每两个相邻的散热片(71)之间的部分固定安装有多个转动片(7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转换的漏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14)包括有固定安装在箱体(3)上的限位盒(142),所述限位盒(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钟山,王玉鹏,薛天生,僧雪明,何振飞,何紫彤,李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球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