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045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芯片的处理方法,包括:提供一芯片;对所述芯片进行预清洗;在清洗后的芯片的表面上形成第一DLC涂层;对所述第一DLC涂层进行蚀刻;在蚀刻过程中检测所述芯片是否被溅射,并在检测到所述芯片被溅射时,停止蚀刻;在蚀刻后的第一DLC涂层上形成第二DLC涂层,得到镀膜后的芯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有效提高DLC层的附着力,同时避免大幅度增加芯片的整体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尤其涉及一种芯片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半导体的体积越来越小,要求其表面的保护膜厚度越来越薄。目前,一般是直接在芯片表面涂覆一层dlc。但是,本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这种单层涂层的dlc膜在经过一段试验后很容易脱层,因为dlc在芯片上的附着力,特别是在极尖(金属材料)上的附着力很弱,可以是通过在dlc涂层之前,涂覆一层粘着层硅,从而提高dlc层的附着力,然而,由于低于1nm的单层膜是不连续的,用两种不同的材料分别形成粘着层和保护膜,会导致芯片的整体厚度大幅度增加。

2、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改进的芯片的处理方法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dlc层的附着力,同时避免大幅度增加芯片的整体厚度。

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的处理方法,包括:

3、提供一芯片;

4、对所述芯片进行预清洗;

5、在清洗后的芯片的表面上形成第一dlc涂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芯片进行预清洗,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清洗的刻蚀厚度为0.5至1.5纳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第一DLC涂层或第二DLC涂层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蚀刻过程中检测所述芯片是否被溅射,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LC涂层的厚度为1至2纳米,蚀刻厚度为0.5至1纳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芯片进行预清洗,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清洗的刻蚀厚度为0.5至1.5纳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第一dlc涂层或第二dlc涂层的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