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盘组件、电池端子结构及圆柱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005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26
本公开提供一种集流盘组件、电池端子结构及圆柱电池。上述的集流盘组件包括盘体及固定柱,盘体的一侧用于焊接于卷芯;固定柱垂直连接于盘体的另一侧,固定柱用于穿设于盖板,固定柱背离盘体的一端设有空心凸环,空心凸环的周缘与盖板连接。本集流盘组件未采用弯折结构的设计,使得盘体在卷芯的端面始终保持平整状态,提高了盘体与卷芯之间的焊接稳定性,并且将空心凸环的周缘与盖板进行连接,使得固定柱与盖板牢固连接,加上盘体焊接于卷芯,提高了卷芯在电池壳内的稳定性,防止卷芯在电池壳内出现晃动的问题,避免了集流盘组件与卷芯分离而产生电池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池的,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流盘组件、电池端子结构及圆柱电池


技术介绍

1、圆柱电池是一种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圆柱电池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灯具、草坪灯具、后备能源、电动工具、玩具模型及光伏能源等领域。圆柱电池主要由盖板、电池壳、集流盘及卷芯等部分组成,集流盘分别与盖板及卷芯连接。

2、在现有技术中,集流盘的一端用于与卷芯连接,集流盘的另一端与盖板连接后采用弯折的形式进入电池壳内,以确保盖板的外周缘与电池壳的周壁连接。

3、上述的现有技术能较方便地完成电池的组装,然而该技术方案也存在如下问题:

4、1、集流盘在弯折过程中会出现弯折不标准或弯折用力过大的情况,导致集流盘在卷芯的端面出现部分起翘的问题,使得集流盘与卷芯出现焊接不稳定的风险,在后续的电池组装的过程中,卷芯容易在电池壳内发生晃动,从而导致集流盘和卷芯分离,造成电池短路的问题;

5、2、集流盘采用弯折结构的设计,会过多占用电池内部的有效空间,并且弯折集流盘的工序增加了电池的生产工时,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凸环的周缘外翻铆接于所述盖板,且所述空心凸环的周缘与所述盖板焊接;所述盘体包括连接架及固定环,所述连接架形成有多个第一渗液孔及多个第二渗液孔,所述固定环套设连接于所述连接架的外周缘,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连接架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三渗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焊接环、第二焊接环、第三焊接环,所述第一焊接环的两侧分别用于连接于所述固定柱及所述卷芯,所述第一焊接环的外周缘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条,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条均与所述第二焊接环的内周缘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凸环的周缘外翻铆接于所述盖板,且所述空心凸环的周缘与所述盖板焊接;所述盘体包括连接架及固定环,所述连接架形成有多个第一渗液孔及多个第二渗液孔,所述固定环套设连接于所述连接架的外周缘,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连接架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三渗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焊接环、第二焊接环、第三焊接环,所述第一焊接环的两侧分别用于连接于所述固定柱及所述卷芯,所述第一焊接环的外周缘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条,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条均与所述第二焊接环的内周缘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焊接环与所述第二焊接环之间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渗液孔;所述第二焊接环的外周缘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条,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条均与所述第三焊接环的内周缘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焊接环与所述第三焊接环之间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渗液孔,且所述第二焊接环用于焊接于所述卷芯;所述第三焊接环的外周缘设有多个第三连接条,多个所述第三连接条均与所述固定环的内周缘连接,以使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三焊接环之间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三渗液孔,且所述第三焊接环用于焊接于所述卷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条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焊接环的外周缘;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条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焊接环的外周缘;多个所述第三连接条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焊接环的外周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盘组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6.一种电池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下塑胶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