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膜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860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PVC膜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输送结构,可对PVC薄膜输送的辊轴之间的距离进行需要调节,并且配合在辊轴的表面设置了可拆卸安装的弧形条,可对PVC薄膜在传输的过程中进行附着物的黏附清除,同时利用辊轴与抽吸机的配合,可对PVC薄膜在输送的过程中起到稳定的输送,防止出现输送过程中有便宜等其他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pvc薄膜加工,更确切地说,是pvc膜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pvc薄膜输送装置是一种用于输送pvc薄膜的设备,常用于印刷和纸张工业、食品加工行业等多个领域,pvc薄膜输送装置是一种用于输送pvc薄膜的重要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2、现有的pvc薄膜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有pvc薄膜偏移位置或是拉伸度不够的输送,导致pvc薄膜出现不必要的损坏,并且无法确保pvc薄膜表面的附着物被有效地清除。

3、故而,目前急需一种可以实现pvc薄膜有效输送且可清除其表面附着物的pvc膜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pvc膜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pvc薄膜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有pvc薄膜偏移位置或是拉伸度不够的输送,导致pvc薄膜出现不必要的损坏,并且无法确保pvc薄膜表面的附着物被有效地清除的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pvc膜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VC膜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与所述设备主体(1)相配合的控制面板(2)、设于所述设备主体(1)上表面的传输轴(3)、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表面的抽吸机(4)和与所述抽吸机(4)相配合的输送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5)包括呈对称状垂直安装于所述设备主体(1)上表面的矩形框板(51)、设于两个所述矩形框板(51)之间的上辊轴(52)、位于所述上辊轴(52)下方的下辊轴(53)、设有两个且用于所述上辊轴(52)和所述下辊轴(53)相连接的调节件(54)和设于所述上辊轴(52)与所述下辊轴(53)首尾两端的软管(55),所述上辊轴(52)和所述下辊轴(53)的结...

【技术特征摘要】

1.pvc膜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与所述设备主体(1)相配合的控制面板(2)、设于所述设备主体(1)上表面的传输轴(3)、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表面的抽吸机(4)和与所述抽吸机(4)相配合的输送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5)包括呈对称状垂直安装于所述设备主体(1)上表面的矩形框板(51)、设于两个所述矩形框板(51)之间的上辊轴(52)、位于所述上辊轴(52)下方的下辊轴(53)、设有两个且用于所述上辊轴(52)和所述下辊轴(53)相连接的调节件(54)和设于所述上辊轴(52)与所述下辊轴(53)首尾两端的软管(55),所述上辊轴(52)和所述下辊轴(53)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支撑块(a1)、与所述支撑块(a1)相连接的旋转轴辊(a2)、与所述旋转轴辊(a2)相连接的传送辊(a3)和设于所述传送辊(a3)表面的弧形条(a4),所述调节件(54)包括设于所述下辊轴(53)设置的所述支撑块(a1)上表面的套合框(541)、设于所述套合框(541)内部的弹簧(542)、末端伸入所述套合框(541)内部与所述弹簧(542)相连接且顶端与上部设置的所述支撑块(a1)相连接的活动杆(543)、位于所述活动杆(543)表面的且呈均匀等距状设置的扣合块(544)和位于所述套合框(5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志强王志亮任泽彬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宏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