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减小电解电容的并网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8529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减小电解电容的并网逆变器,属于电力电子变换装置中的逆变器领域。该逆变器包括直流电源、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直流母线电容和储能电容,直流电源的输出端串接DC/DC变换器再并联直流母线电容后分别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的双向输入端和DC/AC变换器的输入端,双向DC/DC变换器的双向输出端连接储能电容的两端,DC/AC变换器的输出端连入电网。当DC/AC变换器输出的瞬时功率大于或小于直流电源输出的瞬时功率时,储能电容对应输出或吸收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并网逆变器尽可能少用或不用电解电容,延长逆变器整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变器,尤其涉及电子变换装置中的逆变器领域。种能减小电解电容的并网逆变器,属于电力
技术介绍
由于全球性的能源和经济危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研究,如研究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更具有重要意义。在光伏并网 发电系统中,由于光伏阵列输出功率为平滑直流,而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呈现周期性脉动, 因此现有的两级式并网发电系统中,D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之间通常需要足够大容 量的电容补偿DC/AC变换器输出功率和DC/AC变换器输出功率的瞬时功率差,减小光伏阵 列输出功率的脉动,提高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效果。由于电容的容量很大,通常需要 使用电解电容,然而电解电容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多,电解液会慢慢挥发,电容容量会慢慢减 小,从而影响滤波效果,减小并网逆变器的整机使用寿命。 因此,在实际的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保证滤波效果,提高并网逆变器的整机使用 寿命,对于电解电容通常都会降额使用,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并网逆变器存在的缺陷,为提高并网逆变器整机使用寿 命、降低系统成本而提出一种能减小电解电容的并网逆变器。 本专利技术的能减小电解电容的并网逆变器,其结构包括直流电源、DC/DC变换器、 DC/AC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直流母线电容和储能电容,其中直流电源的输出端串接 DC/DC变换器再并联直流母线电容后分别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的双向输入端和DC/AC变 换器的输入端,双向DC/DC变换器的双向输出端连接储能电容的两端,DC/AC变换器的输出 端连入电网。 本专利技术采用储能电容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代替直流母线电容的滤波作用,允许 储能电容电压大范围波动,减小直流母线的电压脉动,从而减小直流母线电容的容量,使得 并网逆变器在较小功率时不使用电解电容,在较大功率时减少电解电容的使用,延长了并 网逆变器整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系统的成本。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集中式逆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共直流母线分布式并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分布式并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电路示意图。 图1 图5中1为直流电源;2为DC/DC变换器;3为DC/AC变换器;4为双向DC/DC变换器;Q为直流母线电容;C2为储能电容。 图6是图5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图7是图5实施例的波形示意图。 图6、图7中IDC为Boost DC/DC变换器输出的平均电流;IINV为全桥逆变器的输 入电流;I,为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以直流母线电容Q流入储能电 容C2的方向为正);GS1为开关管S工的驱动信号;GS2为开关管S2的驱动信号;uel为直流母线电容Q上的电压;A Uel为直流母线电容Q上的电压变化量;ll。2为储能电容C2上的电压; A 2为储能电容C2上的电压变化量;k和_k为比例增益;GC为误差调节器A和A2分别为比较器1和比较器2 ;vst为三角载波信号。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直流电源1、DC/DC变换器2、DC/AC变换器3、双向 DC/DC变换器4、直流母线电容Q和储能电容G,其中直流电源1的输出端串接DC/DC变 换器2再并联直流母线电容Q后分别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4的双向输入端和DC/AC变换 器3的输入端,双向DC/DC变换器4的双向输出端连接储能电容C2的两端,DC/AC变换器3 的输出端连入交流电网。当DC/AC变换器3输出的瞬时功率大于直流电源1输出的瞬时功 率时,储能电容C2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4输出功率,其大小等于DC/DC变换器2与DC/AC 变换器3输出功率瞬时值的差值;当DC/AC变换器3输出的瞬时功率小于直流电源1输出 的瞬时功率时,储能电容C2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4吸收功率,其大小等于DC/DC变换器2 与DC/AC变换器3输出功率瞬时值的差值。所述直流电源l可以为直流电压源,也可以为 各种新能源发电装置,如太阳能、风能等发电装置。 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采用集中式逆变时的结构图,图中直流电源l由n个子直流 电源组成,每个子直流电源均采用光伏阵列,DC/DC变换器2由n个子DC/DC变换器组成, n为大于l的自然数,直流母线电容Q为公共直流母线,每个子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均串接一 个子DC/DC变换器后连入直流母线,双向DC/DC变换器4的双向输出端连接储能电容C2的 两端,双向DC/DC变换器4的双向输入端连入直流母线,DC/AC变换器3的输入端接入直流 母线,DC/AC变换器3的输出端连入电网母线,所述DC/AC变换器3采用集中式DC/AC变换 器。 如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共直流母线分布式并联时的结构图,图中直流电源l由 n个子直流电源组成,每个子直流电源均采用光伏阵列,DC/DC变换器2由n个子DC/DC变 换器组成,DC/AC变换器3由n个子DC/AC变换器组成,n为大于1的自然数,直流母线电容 Q为公共直流母线,每个子直流电源的输出端均串接一个子DC/DC变换器后连入直流母线, 双向DC/DC变换器4的双向输出端连接储能电容C2的两端,双向DC/DC变换器4的双向输 入端连入直流母线,每个子DC/AC变换器的输入端均接入直流母线,每个子DC/AC变换器的 输出端均连入电网母线。 如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布式并网时的结构图,即由多个如图l所示的逆变器 结构同时连入电网母线构成。 如图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电路示意图,图中直流电源1采用光伏阵列, DC/DC变换器2采用Boost 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3采用全桥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4采用由两个开关管S:和S2及一个储能电容构成的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 器,还包括直流母线电容Q和储能电容(:2,该图的整体结构与图1结构相同。 如图6所示是图5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全桥逆变器的输入电流I,和Boost DC/ DC变换器输出的平均电流IDC相减后取反作为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的电流给定, 再与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信号IAPF经过误差调节器Gc后得到调制信 号,该调制信号分别经过比例增益k和-k后与三角载波信号vst交截后得到开关管S工和S2 的驱动信号Gw和GS2。 如图7所示是图5实施例的波形示意图。当全桥逆变器的输入电流I皿大于Boost DC/DC变换器输出的平均电流IDC时,储能电容C2通过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释放 能量,提供全桥变换器和Boost DC/DC变换器的瞬时功率差,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 器工作在Buck模式,开关管S工的体二极管工作,开关管S2高频斩波;当全桥逆变器的输入 电流IINV小于BoostDC/DC变换器输出的平均电流IDC时,储能电容C2通过Buck-Boost双向 DC/DC变换器吸收全桥变换器和Boost DC/DC变换器的瞬时功率差,Buck-Boost双向DC/ DC变换器工作在Boost模式,开关管&高频斩波,开关管S2的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减小电解电容的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1)、DC/DC变换器(2)、DC/AC变换器(3)、双向DC/DC变换器(4)、直流母线电容(C↓[1])和储能电容(C↓[2]),其中:直流电源(1)的输出端串接DC/DC变换器(2)再并联直流母线电容(C↓[1])后分别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4)的双向输入端和DC/AC变换器(3)的输入端,双向DC/DC变换器(4)的双向输出端连接储能电容(C↓[2])的两端,DC/AC变换器(3)的输出端连入电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犁吴红飞邢岩王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