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744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6:54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冷电池包,包括电池箱、并行风腔、容纳腔、多个电池模组和排气扇;电池箱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电池箱的外部连通设置;并行风腔设置在所述电池箱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设置,且所述并行风腔上设有并行风口;容纳腔位于所述电池箱的内部,与所述并行风腔相邻设置,并与所述并行风口连通设置;多个电池模组间隔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池模组由多个电池依次排列组成;排气扇设置在所述电池箱上,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用于排出流经所述容纳腔内的热风,本技术削弱了风冷电池包中沿程加热效应,增强了风冷电池包的散热效果,且散热均匀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风冷电池包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将多余的电能通过储能电池包存储起来,以备在无法发电或用电需求较大时供电使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电池包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影响电池包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火灾,造成安全事故,故给电池包散热降温就变得尤为重要。

2、目前电池包散热结构简单,仅仅在电池包上开设前后风孔配合风扇直吹对内部电池进行冷却,冷却风依次流过多个电池,对电池进行降温处理,这会造成冷却风的温度沿流动方向不断增加,即沿程加热效应明显,导致前后风孔处的电池温差过大,难以满足高容量电池包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电池包,以解决目前的风冷电池包沿程加热效应明显,难以满足高容量电池包的散热需求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电池包,包括电池箱、并行风腔、容纳腔、多个电池模组和排气扇;电池箱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风腔(2)位于所述容纳腔(3)的下方,并设置在所述电池箱(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支撑架(6),多个所述支撑架(6)间隔设置在所述并行风腔(2)的内部,且所述支撑架(6)的顶部与所述并行风腔(2)的顶板(22)连接,所述支撑架(6)的底部与所述并行风腔(2)的底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风口(21)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4)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并行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风腔(2)位于所述容纳腔(3)的下方,并设置在所述电池箱(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支撑架(6),多个所述支撑架(6)间隔设置在所述并行风腔(2)的内部,且所述支撑架(6)的顶部与所述并行风腔(2)的顶板(22)连接,所述支撑架(6)的底部与所述并行风腔(2)的底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风口(21)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4)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并行风口(2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进风口(12),所述第二进风口(12)设置在所述电池箱(1)上,与所述电池箱(1)的外部连通设置,并与所述容纳腔(3)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2)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电池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业飞钱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固德威电源科技广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