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乘员舱采暖控制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纯电新能源汽车的采暖方式是额外加入热源零部件ptc(posi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器;目前乘用车型的主流ptc加热器的功率为4kw~10kw左右,部分车型根据实际需求,还会布置双ptc。
2、由于纯电新能源汽车的本身续航里程就受限于剩余电量,再开启这种大功率ptc就会对续航产生很大影响。部分乘用车型采用了低压(12v)车载蓄电池作为电源的小功率(1000w~1200w左右)ptc风加热器方案。然而,在乘员舱内整体采暖时,这种低压ptc风加热器的方案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对车辆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乘员舱采暖控制系统和车辆,以提高加热过程的安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乘员舱采暖控制系统,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器和多个加热单元;
3、每一所述加热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每一所述加热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其中,不同加热单元适于设置在乘员舱的不同区域内;
4、所述控制器与每一所述加热单元连接,用于在当前舱内温度小于目标舱内温度时,依次控制每一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5、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不同温度传感器适于设置在乘员舱的不同区域内;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6、通过各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获取所述
7、按照各区域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控制对应区域中的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8、可选地,不同的加热单元对应的预设时长不同,所述加热单元所在区域的区域温度越低,对应的预设时长越长。
9、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依次控制每一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10、依次控制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并利用当前控制的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11、若在预设时长内所述当前舱内温度未达到所述目标舱内温度时,则控制下一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直到所述当前舱内温度达到所述目标舱内温度时结束加热。
12、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13、若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均已执行加热且所述当前舱内温度未达到所述目标舱内温度,则返回“依次控制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并利用当前控制的加热单元进行加热”的步骤,直到所述当前舱内温度达到所述目标舱内温度时结束加热。
14、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依次控制每一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15、依次控制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并利用当前控制的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16、若所述当前控制的加热单元所在区域的区域温度达到对应的目标区域温度,则控制下一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直到所述当前舱内温度达到所述目标舱内温度时结束加热。
17、可选地,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一条加热支路,每一所述加热支路中包括相连接的通断开关和电热器;
18、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断开关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通断开关;
19、所述电热器,用于在所属加热支路的所述通断开关闭合时提供热能,并在电热器温度达到电热器温度阈值时,维持当前电热器温度不变。
20、可选地,每一所述加热支路还包括支路电流保护装置,
21、所述支路电流保护装置,用于在所述加热支路的电流大于支路电流阈值时断开所述加热支路,在所述加热支路的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支路电流阈值时导通所述加热支路。
22、可选地,每一所述加热支路还包括支路温度保护装置,
23、所述支路温度保护装置,用于在与所述支路温度保护装置对应的可触发热表面的温度大于表面温度阈值时断开所述加热支路,在与所述支路温度保护装置对应的可触发热表面的温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所述表面温度阈值时导通所述加热支路。
24、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主路电流保护装置,连接在所述供电单元和每一所述加热单元之间;
25、所述主路电流保护装置,用于在主路电流大于主路电流阈值时断开,在主路电流小于或等于所述主路电流阈值时导通。
26、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27、若接收到用户下发的加热指令,则控制所述加热指令所指示的所述加热支路进行加热。
28、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乘员舱采暖控制系统。
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乘员舱采暖控制系统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器和多个加热单元,每一加热单元的第一端与供电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每一加热单元的第二端与供电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其中,不同加热单元适于设置在乘员舱的不同区域内;控制器与每一加热单元连接,用于在当前舱内温度小于目标舱内温度时,依次控制每一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如此,通过依次控制每一加热单元进行加热,能够提高加热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
30、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员舱采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器和多个加热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不同温度传感器适于设置在乘员舱的不同区域内;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的加热单元对应的预设时长不同,所述加热单元所在区域的区域温度越低,对应的预设时长越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依次控制每一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依次控制每一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一条加热支路,每一所述加热支路中包括相连接的通断开关和电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热支路还包括支路电流保护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主路电流保护装置,连接在所述供电单元和每一所述加热单元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员舱采暖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员舱采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器和多个加热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不同温度传感器适于设置在乘员舱的不同区域内;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的加热单元对应的预设时长不同,所述加热单元所在区域的区域温度越低,对应的预设时长越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依次控制每一所述加热单元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以下方式依次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可,任茂林,黄金明,章云,王凌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