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118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包含有以下部件:形成本体外形的壳体;安装于上述壳体内,用于吸入热风的鼓风机;与上述鼓风机连接,用于将吸入的热风引导到上述本体外部的风道部。通过改进烘干机内部安装的鼓风机和风道部的结合结构,将可防止上述风道部的脱离,从而可将烘干操作中使用的热风有效的引导到本体外部。并且,简化上述风道部的结合结构,从而可缩短装配时间,并且,可以防止由于上述本体的内部堆积棉绒而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机,具体地说是,改进了安装于烘干机并将热空气引导到外部的风道部结构的烘干机。
技术介绍
—般来说,洗衣装置指的是洗涤衣物的洗衣机,执行衣物的烘干及洗涤的具有烘 干功能的洗衣机,以及烘干衣物的烘干机等。其中,按照执行烘干操作的方式,上述执行衣 物的烘干操作的烘干机或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可分为冷凝式(循环式)和排气式。 冷凝式是加热空气并烘干衣物后,使空气进行循环,以冷凝空气中的水分,并再进 行加热后供给的方式。排气式是使空气不进行循环,而是将烘干衣物的空气排出的方式。 并且,按照冷凝空气中的水分的方式,冷凝式可分为水冷式和空冷式。水冷式是利 用冷水冷凝空气中的水分的方式。空冷式是利用与冷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循环的空气中的 水分的方式。 上述烘干机将吸入烘干操作中使用的湿空气并排出,此时,可能会发生排出的空 气通过的风道管脱离的问题。 并且,当发生上述风道管脱离的情况下,在上述烘干机本体内部将堆积棉绒,由 此,在高温的空气流动的风道管外围堆积的棉绒将会引发火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机,通过改进烘干机内 部安装的鼓风机和风道部的连接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包含有以下部件形成本体外形的壳体;安装 于上述壳体内,用于吸入热风的鼓风机17 ;与上述鼓风机17连接,用于将吸入的热风引导 到上述本体外部的风道部。 前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风机中形成有与上述风道部结合的排出部, 上述排出部的截面构成圆形的管形状,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外螺丝,上述风道部在其一端 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丝,从而将与上述排出部通过螺丝方式进行结合。 前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部和所述风道部的结合面插入有密封材料。 前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向与上述鼓风机连接的长度方向延长形 成,并与上述壳体的外部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中,改进烘干机内部安装的鼓风机和 风道部的结合结构,将可防止上述风道部的脱离,从而可将烘干操作中使用的热风有效的 引导到本体外部。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简化上述风道部的结合结构,从而可縮短装配时间,并且,可以防止由于上述本体的内部堆积棉绒而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烘干机的结构的一例,图示出其主要部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示出本专利技术中的鼓风机外壳的结合部和排气风道的立体图; 图3是图示出图2中的一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4是图示出本专利技术中的排气风道的示意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 :滚筒5 :烘干腔室7 :前面支架12 :热风供给风道18 :鼓风机外壳19 :排气风道2 :传送带槽6 :提升装置10 :第一密封材料15 :送风风道18a :结合部20 :加热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烘干机的结构的一例,图示出其主要部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l所示,壳体(未图示)将构成本专利技术中的本体的外观,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安 装有滚筒l,上述滚筒1整体上构成圆筒形,其前后方以开放的形态形成。并且,沿着上述滚 筒1的外周面形成有传送带槽2,上述传送带槽2将缠绕由另外的驱动源进行驱动的传送带 (未图示)。 在上述滚筒1的内部形成有烘干腔室5,上述烘干腔室5将作为进行烘干操作的空 间。在上述滚筒1的内部形成有多个提升装置6,在滚筒1进行旋转时,上述提升装置6将 上述烘干腔室5内的烘干对象物提升,并使其掉落,从而翻转烘干对象物以提高烘干效率。 此外,与上述滚筒1的前端和后端对应的分别安装有前面支架7和后面支架9。其 中,上述前面支架7和后面支架9将堵住上述滚筒1的前侧和后侧,从而形成烘干腔室5,并 且,将起到分别支撑滚筒1的前端和后端的作用。 并且,在上述前面支架7和旋转的滚筒1之间以及上述后面支架9和旋转的滚筒 1之间安装有用于防止泄漏的第一密封材料10。 当然,在上述前面支架7和上述后面支架9中,在与上述滚筒1的前方和后方的对 应位置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撑上述滚筒1的多个滚轮(未图示)。 并且,在上述前面支架7和送风风道15中的某一个位置上将可安装过滤器,上述 过滤器用于去除向热风的出口方向排出的空气中的异物质。 此外,在上述前面支架7中形成有通孔8,上述通孔8用于将上述烘干腔室5和外 部连通。并且,上述通孔8由门(未图示)可选择性的进行开闭。 此外,在上述后面支架9中安装有热风供给风道12,上述热风供给风道12与上述 烘干腔室5连通。并且,上述热风供给风道12的作用是,将作为向上述烘干腔室5供给热 风的通路。 此外,与上述烘干腔室5连通的安装有送风风道15,鼓风机17连接于上述送风风 道15,由此,将通过上述送风风道15吸入上述烘干腔室5的空气。并且,上述鼓风机17将安装于鼓风机外壳18的内部。 上述鼓风机外壳18的一侧与上述送风风道15连通,另一侧连接有排气风道19。 由此,从上述烘干腔室5排出并通过上述送风风道15的空气在上述鼓风机17的 送风作用下,将通过上述排气风道19排出到外部。 此外,在上述热风供给风道12的入口侧连接有引导通风筒16,上述引导通风筒16 用于将由加热装置20生成的热风引导到上述热风供给风道12的入口侧。 此外,在上述引导通风筒16的入口侧安装有通过气体、电等加热空气以供给热风 的加热装置20。 并且,本专利技术中还设置有排气风道19,上述排气风道19与上述送风风道15连接, 用于引导烘干腔室5内的热风排出到外部。 通过上述鼓风机17的旋转力,将从上述送风风道15吸入热风,并吹送到排气风道 19。并且,上述鼓风机外壳18的结合部与上述送风风道15结合,并防止其脱离。 图2是图示出本专利技术中的鼓风机外壳18的结合部和排气风道19的立体图。图3 是图示出图2中的一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参照图2及图3,为了结合并固定上述鼓风机外壳18的出口侧的结合部和上述排 气风道,将设置有螺丝结构。 考虑到热风的供给方向,将在上述结合部中形成有外螺丝,并且,为了与上述结合 部结合,在上述排气风道中形成有内螺丝。 在上述排气风道的内周面形成的内螺丝的内侧端部最好是设置有第二密封材料 22。 当上述排气风道进行旋动,并与上述鼓风机外壳18结合时,上述第二密封材料22 将与上述结合部的端部进行面接触,从而将切断上述结合部和排气风道的衔接部分,将可 防止热风泄漏。 此外,上述第二密封材料22可在上述结合部和排气风道面接触的螺丝面上较薄 的缠绕并进行结合。 并且,上述结合部和排气风道的螺丝结合将与上述第二密封材料22对应的减小噪音和振动,并使上述结合的结合部和排气风道保持牢固结合的状态。 此外,在上述烘干机的背面设置有后面托架25,在上述后面托架25中形成有通孔。在这里,与上述结合部连接的上述排气风道向长度方向延长的端部,其最好是经由上述通孔与外部连接。 图4是图示出本专利技术中的排气风道延长并支撑于后面托架25的示意图。 参照图4,向上述后面托架25的外部露出的排气风道的端部在无其它固定装置的情况下支撑于通孔,并可通过上述结合部和排气风道中形成的螺丝结构结合并得到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包含有以下部件:形成本体外形的壳体;可旋转的安装于上述壳体内部的滚筒;安装于上述滚筒的一侧,用于产生旋转力的驱动装置;用于向上述滚筒内供给热风的加热器;安装于上述壳体内,用于吸入热风后排出的鼓风机;结合固定于上述鼓风机,用于引导吸入的热风的风道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相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