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氟羧酸盐改性微纳米铝粉核壳结构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917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氟羧酸盐改性微纳米铝粉核壳结构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含能材料、化工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氟、含钴离子的全氟羧酸盐,其具有微米尺度片状结构,在乙醇和乙酸乙酯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热稳定性好,是一种潜在的铝粉表面包覆改性介质,在含能材料领域具有应用前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制得的含氟、含钴离子的全氟羧酸盐作为铝粉表面包覆改性介质,对铝粉进行包覆改性,制备全氟羧酸盐改性微纳米铝粉核壳结构粒子。随着包覆比例的提高,铝粉的热性能以及点火燃烧性能得到极大改善,铝粉的点火产物分散性提升,燃烧更为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能材料、化工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氟羧酸盐改性微纳米铝粉核壳结构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火炸药及固体推进剂领域,铝粉由于其反应热高、点火温度低、优异的燃烧性能以及低成本等优点,成为最常用的含能金属材料。但铝粉在运输、贮存过程中极易被氧化,在铝粉颗粒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al2o3薄膜,这会导致铝粉在使用过程中,内部al核与外部氧环境接触受限,al3+和o2-传输通道被迫关闭,降低铝粉能量释放效率;同时,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al2o3逐渐发生晶型转变,会使熔融铝在高温热氧化阶段出现团聚现象。基于上述问题,对铝粉进行改性工艺探究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向体系中添加金属氧化物,如fe2o3、cuo、co3o4等,氧化物充当氧化剂,解决了al2o3氧化层的存在导致的铝核与氧环境接触受限问题,同时由于金属氧化物存在氧空位,对体系可以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促使铝粉能量释放效率提升。但是,由于金属氧化物多为纳米尺度,化学性质极不稳定,与铝粉混合后在常温下有自燃危险,存在安全隐患,使含能材料安定性下降,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氟羧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全氟辛酸水溶液中加入钴盐,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所述全氟羧酸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羧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辛酸水溶液由全氟辛酸与水按1mmol:10ml的比例配制而成;所述钴盐与全氟辛酸水溶液中含有的全氟辛酸的摩尔比≥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羧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00℃,时间为12h。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全氟羧酸盐。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氟羧酸盐在铝粉表面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氟羧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全氟辛酸水溶液中加入钴盐,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所述全氟羧酸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羧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辛酸水溶液由全氟辛酸与水按1mmol:10ml的比例配制而成;所述钴盐与全氟辛酸水溶液中含有的全氟辛酸的摩尔比≥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氟羧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00℃,时间为12h。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全氟羧酸盐。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氟羧酸盐在铝粉表面包覆改性中的应用。

6.一种全氟羧酸盐改性微纳米铝粉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波孙福鼎陈锟金海波王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