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48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元胞。包括正面电极(阴极电极)、背面电极(阳极电极)以及位于两电极之间的半导体单元,包括隔离介质、源区接触、发射区接触、第一基区、发射区栅极结构、第二基区、漂移区、场截止区、集电区、栅极结构、采样结构隔离介质、第一采样区材料、第二采样区材料、第一采样区电极、第二采样区电极、第三采样区电极。其中,第二基区内部的第一、第二采样区材料形成的半导体结构,具备温度敏感的电学特性,能够通过第一、第二采样区电极引出的电信号反映器件内部的实时温度,并通过第三采样区电极调节采样信号的幅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具体涉及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


技术介绍

1、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电力电子系统中的核心,类型多样,覆盖了大部分电力电子装置,适用的电流、电压量级范围非常广,而其中mos与igbt器件作为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主流器件类型,在各式各样的电力电子装备中应用广泛,mos作为最早应用的半导体器件,动态性能良好,成本优势巨大,被广泛应用于中低压应用,其衍生的新型功率mos器件至今在消费类电子,工业控制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igbt器件由于同时具有mos管和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晶体管两者的优势,在提供了简易驱动设计的前提下,能够利用自身双极导电的特性降低导通压降,降低器件的损耗,节约能源,减少整体系统的热耗散。

2、而随着功率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加,应用环境对功率器件的可靠性要求逐步提升,以及系统寿命检测研究的日益发展,功率器件作为整体系统中热积累最为严重的部分,进行温度检测十分必要,传统检测手段主要依靠系统内部,或功率器件封装内部内置温度传感单元,检测高热量累积的工况下,功率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元胞,元胞包括:作为阴极电极的正面电极(1)、作为阳极电极的背面电极(11),以及位于所述两电极之间的若干半导体单元,具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半导体器件为N沟道增强型,所述若干半导体单元除介质层外的材料为单晶硅、碳化硅、氮化镓、氧化镓或立方砷化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采样区材料(14)与第二采样区材料(15)掺杂浓度均为重掺杂,掺杂浓度大于5e18 cm-3,不受孔注入掺杂的影响改变导电类型,提升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元胞,元胞包括:作为阴极电极的正面电极(1)、作为阳极电极的背面电极(11),以及位于所述两电极之间的若干半导体单元,具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半导体器件为n沟道增强型,所述若干半导体单元除介质层外的材料为单晶硅、碳化硅、氮化镓、氧化镓或立方砷化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采样区材料(14)与第二采样区材料(15)掺杂浓度均为重掺杂,掺杂浓度大于5e18 cm-3,不受孔注入掺杂的影响改变导电类型,提升了工艺兼容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采样区材料(14)与第二采样区材料(15)的接触面不位于采样槽栅的底部,接触面靠近第一采样区电极(16)或第二采样区电极(17),同时,两种采样区材料的占比是任意一种更多,以调整不同的接触面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采样区电极(16)与第二采样区电极(17)之间存在不止第一采样区材料(14)与第二采样区材料(15)两个采样区,多个采样区的材料具有第一或第二导电类型,按照一定顺序由第一采样区电极(16)逐个填充至第二采样区电极(17),不同采样区材料、浓度分布、占比可调,由此形成了超过一个采样区材料接触面,温度传感器为多种导电类型材料交替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采样区电极(16)与第二采样区电极(17)之间只存在一种导电类型的采样区材料,由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宏赵一尚皮蒙朱基弦郑弋戈李巍李令想韩天宇贾鹏飞吴庆霖杨洋刘小菡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