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缸,具体为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
技术介绍
1、液压缸是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的直线运动式执行元件,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随着液压缸的发展,出现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授权公告号cn 215805489 u),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冷却槽与进水管、导引槽、第二冷却槽、出水管的配合,可以对通过进水管向第一冷却槽的内部注入冷却液,然后冷却液会经由导引槽的内部流入第二冷却槽的内部,同时会带走缸筒内腔内部产生的热量,并通过出水管将热量排出,完成对缸筒的内腔中部进行降温,提高缸筒的使用寿命,但是,仅依靠冷却液的降温效果一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内壁中开设有冷凝槽,所述冷凝槽内部设置有通气槽,所述冷凝槽内壁上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向内贯穿通气槽,所述冷凝槽上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呈现l形,所述进水管内贯穿有进气管,所述冷凝槽的下端连通有排液管,所述进水管向冷凝槽内部灌注冷凝液,对该油缸做功时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同时间,由进气管向通气槽
5、优选的,所述排液管处可与进水管以及进气管处设置相同的套接结构,从而对冷凝液进行循环使用,并且对换热的空气进行二次利用。
6、优选的,所述缸筒内开设有进油槽,所述进油槽底端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槽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周侧套接有活塞套,所述活塞杆贯穿缸筒的顶部。
7、(三)有益效果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通过设计,在缸筒内壁中开设有冷凝槽,且在冷凝槽内部设置有通气槽,且通气槽通过散热翅片固定在冷凝槽的内部,由进水管向冷凝槽内部灌注冷凝液,对该油缸做工时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同时间,由进气管向通气槽内输送空气,对散热翅片上所携带的热量进行换热,从而提高该油缸的降温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包括缸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内壁中开设有冷凝槽(601),所述冷凝槽(601)内部设置有通气槽(701),所述冷凝槽(601)内壁上安装有散热翅片(8),所述散热翅片(8)向内贯穿通气槽(701),所述冷凝槽(601)上端连通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呈现L形,所述进水管(6)内贯穿有进气管(7),所述冷凝槽(601)的下端连通有排液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9)处可与进水管(6)以及进气管(7)处设置相同的套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内开设有进油槽(4),所述进油槽(4)底端连通有进油管(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槽(4)内设置有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周侧套接有活塞套(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贯穿缸筒(1)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包括缸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内壁中开设有冷凝槽(601),所述冷凝槽(601)内部设置有通气槽(701),所述冷凝槽(601)内壁上安装有散热翅片(8),所述散热翅片(8)向内贯穿通气槽(701),所述冷凝槽(601)上端连通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呈现l形,所述进水管(6)内贯穿有进气管(7),所述冷凝槽(601)的下端连通有排液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殳烨,王祥,王有花,朱凌,熊光旭,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夏桑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