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杂种花粉育性基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691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杂种花粉育性基因座Sa的2个命名为SaM和SaF的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应用。细菌双杂交实验证明籼稻和粳稻的SaM和SaF的特定等位基因编码的蛋白发生特异的相互作用。遗传分析和转基因功能互补实验表明,在杂种中杂合的SaM和来源于籼稻的SaF即3个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产生杂种花粉不育,缺少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或抑制其表达时产生杂种亲和性即花粉可育。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利用所述基因培育水稻杂种育性亲和系的方法和应用,以及鉴定水稻杂种育性基因型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水稻杂种花粉育性基因的分 离克隆及其功能验证,以及在水稻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植物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产生杂种。杂种在生长势、适应性、 产量等方面具有优势,称为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性。亚洲栽培稻的籼稻(Oy加^rira ssp. /mfea ) 和粳稻(a^wzssp.y^x m'cfl)亚种间的杂种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增 产潜力很大。另 一方面,通过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和回交等育种方法, 可以将存在于野生稻的一些有用性状如抗病、抗虫、高产等导入栽培 稻,培育出优良新品种。但是,籼粳亚种间杂交以及栽培稻与野生稻 杂交产生的杂种存在育性低或不育的问题,称为杂种不育(hybrid sterility)。所述的杂种不育是稻属物种分化过程中产生的生殖隔离的 机制之一,属于合子后生殖隔离(postzygotic isolation )。杂种不育现 象严重阻碍了水稻杂种优势和野生稻有用基因的利用。在水稻中,有多个基因座(locus)与水稻杂种育性有关。所述的 基因座是细胞遗传学水平的概念,是指染色体的一个特定区域,可能 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稻杂种花粉育性基因的等位基因SaM↑[+]、SaM↑[-]、SaF↑[+]和SaF↑[-],其编码蛋白的序列为: 1)SEQ ID NO:2或SEQ ID NO:4或SEQ ID NO:6或SEQ ID NO:8或 2)它们 中替换、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8-1-23 200810056663.X1、水稻杂种花粉育性基因的等位基因SaM+、SaM-、SaF+和SaF-,其编码蛋白的序列为1)SEQ ID NO2或SEQ ID NO4或SEQ ID NO6或SEQ IDNO8或2)它们中替换、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 1 或SEQIDNO:3或SEQ ID NO: 5或SEQ ID NO: 7,或它们中替换、 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核苷酸且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同等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光龙云铭赵利锋牛白晓庄楚雄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