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气压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608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力气压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包括转动下压单元、活塞运动单元以及汽缸,其中,该转动下压单元相对于确定的转动轴线转动,该转动下压单元包括若干下压轮,该活塞运动单元与该转动下压单元相对应,其包括若干往复运动活塞,若干该往复运动活塞彼此独立,每一个该往复运动活塞都包括压块、活塞杆以及回复装置,若干该压块与该转动下压单元的该下压轮相对应,每一个该活塞运动单元的该往复运动活塞都插接在该汽缸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将随机性的自然风的动力转换为压缩空气的压力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能量损耗少的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利用风力产生压縮空气并进一步进行发电的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能源的不断耗竭,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因不断过量开采使用, 全球能源的危机,全球暖化,人类想永远的生存下去,首当其冲的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 及环境问题。在如上所述的背景下人们不断寻找绿色能源,利用自然风力进行发电就是这 样的能源,风力发电的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并进一步将叶片旋转的 转动力传递至发电机中,从而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 空气污染。 但是人们在进行风力发电的实践中,由于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风力风速都恒定不 变的自然风,所以由自然风驱动的风车的叶片的转动速度都不是恒定不变的,然而发电机 发电一般都需要相对平稳的动力供给,这样就需要中间能量转换的装置将随机性的动力转 换为相对恒定的动力。人们在具体实践的时候一般都采用两种形式的中间能量转换的装 置,第一种是采用涡轮的结构,这种结构中一般都包括一对涡轮,风车的叶片带动涡轮转 动,并进行挤压空气的动作,但是这种结构对整体密封性的要求很高,所以其生产难度大, 并且工作效率比较低下。第二种是采用曲杆的结构,这种结构包括曲杆,曲杆上设置有若干 弯曲部分,每一个弯曲部分都连接一个活塞杆,风车的叶片带动曲杆转动之后活塞杆做往 复运动,以达到对相应的汽缸中的气体进行打压的目的,但是这种结构,其整体能量损耗较 大且能量转换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力气压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结构相对简单,能量转换 效率高,能量损耗少,而此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风力气压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主要应用在 能量转换领域,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利用本技术的装置可以将随机性的自然风的动 力转换为压縮空气的压力。 该风力气压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转动下压单元、活塞运动单元以及汽缸,其 中,该转动下压单元相对于确定的转动轴线转动,该转动下压单元包括若干下压轮,若干该 下压轮连接设置在该转动下压单元上,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若干该下压轮在空间中位于同 一平面上,每一个该下压轮都具有自转轴线。 该转动下压单元还包括连接齿轮、转轴以及转架,其中,该连接齿轮套设在该转轴 的一端,该转架相对于该连接齿轮套设在该转轴的另外一端,该转架包括若干下压轮固定 器,该下压轮固定器的数量与如上所述该下压轮的数量一致,该下压轮枢接在该下压轮固 定器上,并使该下压轮可相对于其自转轴线自转,进一步,该下压轮固定器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该固定板之间间隔有间隙,该下压轮是枢接在两个该固定板之间的。 该活塞运动单元与该转动下压单元相对应,其包括若干往复运动活塞,若干该往复运动活塞彼此独立,每一个该往复运动活塞都包括压块、活塞杆以及回复装置,其中,该压块设置在该活塞杆的一端,该回复装置连接设置在该活塞杆上,若干该压块与该转动下压单元的该下压轮相对应,并且,若干该压块依次位于该下压轮围绕该转动轴线并在该平面的转动轨迹上,每一个该压块都具有倾斜下压斜面,该倾斜下压斜面沿该下压轮围绕该转动轴线的运动方向逐渐上倾,如上所述的该回复装置为弹簧。 每一个该活塞运动单元的该往复运动活塞都插接在该汽缸中,其中,该往复运动 活塞的该活塞杆相对于连接该压块的另外一端插接在该汽缸中,该汽缸具有出气孔以及进 气孔,该汽缸的数量与该往复运动活塞的数量相等。 如上所述的该转动下压单元套接在传动轴承中,若干该往复运动活塞卡接在固定 盘中,该汽缸固定在底座中,该传动轴承、该固定盘以及该底座通过连接长螺栓连接成一 体,该固定盘用以固定该压块的位置,使该压块不发生位置偏移,该固定盘包括若干引导 槽,该压块设置在该引导槽中。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本技术的装置虽然采用多气缸压縮空气,但 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给予每个气缸的压縮力,不受其它气缸运动的阻碍力的作用;本实 用新型的装置便于大规模工业制造,机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本技术的装置同 等功率比螺旋压縮机所产生的压力大,比曲轴压縮机的效益高,比传统压縮机的使用范围 更加广泛;本技术的装置可以动态接受随机增大的扭矩力,即增多下压调整压縮力,从 而可以最大限度的接受随机动能;本技术的装置可以制作成超大规模空气压縮机,其 效率高、成本更低廉并且节约资源;本技术的装置的产品成型后,使用者使用方便,并 且便于维修、保养、更换零部件简单,因为没有曲轴也没有偏心力,所以本技术振动小、 噪音小、破坏力小,比传统空气压縮机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动下压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压轮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活塞运动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往复运动活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压块的空间位置示意图;图7至图10为本技术的下压轮下压压块的整体过程动作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下压轮以及压块的空间位置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汽缸的剖面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各个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与风力发电装置的风叶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13所示,风力气压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主要应用在能量转换领域,在4风力发电的过程中,利用本技术的装置可以将随机性的自然风的动力转换为压縮空气 的压力。 如图1所示,该风力气压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转动下压单元10、活塞运动单 元20以及汽缸30,其中,如图1至3所示,该转动下压单元10相对于确定的转动轴线11转 动,该转动下压单元10包括若干下压轮12,若干该下压轮12连接设置在该转动下压单元 10上,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若干该下压轮12在空间中位于同一平面S上,每一个该下压轮 12都具有自转轴线121。 该转动下压单元10还包括连接齿轮13、转轴14以及转架15,其中,该连接齿轮13 套设在该转轴14的一端,该转架15相对于该连接齿轮13套设在该转轴14的另外一端。 该转架15包括若干下压轮固定器151,该下压轮固定器151的数量与如上所述该 下压轮12的数量一致。 该下压轮12枢接在该下压轮固定器151上,并使该下压轮12可相对于其自转轴 线121自转。 进一步,该下压轮固定器151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该固定板之间间隔有间隙,该 下压轮12是枢接在两个该固定板之间的。 如图4至6所示,该活塞运动单元20与该转动下压单元10相对应,其包括若干往 复运动活塞21,若干该往复运动活塞21彼此独立。 每一个该往复运动活塞21都包括压块22、活塞杆23以及回复装置24,其中,该压 块22设置在该活塞杆23的一端,该回复装置24连接设置在该活塞杆23上。 若干该压块22与该转动下压单元10的该下压轮12相对应。 并且,若干该压块22依次位于该下压轮12围绕该转动轴线11并在该平面S的转 动轨迹上。 如图7至11所示,每一个该压块22都具有倾斜下压斜面221 ,该倾斜下压斜面221 沿该下压轮12围绕该转动轴线11的运动方向逐渐上倾,如上所述的该回复装置24为弹簧。 每一个该活塞运动单元20的该往复运动活塞21都插接在该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风力气压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动下压单元、活塞运动单元以及汽缸,其中,该转动下压单元相对于确定的转动轴线转动,该转动下压单元包括若干下压轮,若干该下压轮连接设置在该转动下压单元上,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若干该下压轮在空间中位于同一平面上,每一个该下压轮都具有自转轴线,该转动下压单元还包括连接齿轮、转轴以及转架,其中,该连接齿轮套设在该转轴的一端,该转架相对于该连接齿轮套设在该转轴的另外一端,该转架包括若干下压轮固定器,该下压轮固定器的数量与如上所述该下压轮的数量一致,该下压轮枢接在该下压轮固定器上,并使该下压轮可相对于其自转轴线自转,该活塞运动单元与该转动下压单元相对应,其包括若干往复运动活塞,若干该往复运动活塞彼此独立,每一个该往复运动活塞都包括压块、活塞杆以及回复装置,其中,该压块设置在该活塞杆的一端,该回复装置连接设置在该活塞杆上,若干该压块与该转动下压单元的该下压轮相对应,并且,若干该压块依次位于该下压轮围绕该转动轴线并在该平面的转动轨迹上,每一个该压块都具有倾斜下压斜面,该倾斜下压斜面沿该下压轮围绕该转动轴线的运动方向逐渐上倾,每一个该活塞运动单元的该往复运动活塞都插接在该汽缸中,其中,该往复运动活塞的该活塞杆相对于连接该压块的另外一端插接在该汽缸中,该汽缸具有出气孔以及进气孔,该汽缸的数量与该往复运动活塞的数量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风力气压储能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动下压单元、活塞运动单元以及汽缸,其中,该转动下压单元相对于确定的转动轴线转动,该转动下压单元包括若干下压轮,若干该下压轮连接设置在该转动下压单元上,进一步,如上所述的若干该下压轮在空间中位于同一平面上,每一个该下压轮都具有自转轴线,该转动下压单元还包括连接齿轮、转轴以及转架,其中,该连接齿轮套设在该转轴的一端,该转架相对于该连接齿轮套设在该转轴的另外一端,该转架包括若干下压轮固定器,该下压轮固定器的数量与如上所述该下压轮的数量一致,该下压轮枢接在该下压轮固定器上,并使该下压轮可相对于其自转轴线自转,该活塞运动单元与该转动下压单元相对应,其包括若干往复运动活塞,若干该往复运动活塞彼此独立,每一个该往复运动活塞都包括压块、活塞杆以及回复装置,其中,该压块设置在该活塞杆的一端,该回复装置连接设置在该活塞杆上,若干该压块与该转动下压单元的该下压轮相对应,并且,若干该压块依次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富黄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源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