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及冷却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419499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传热与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及冷却结构。结构包括:固体壁,所述固体壁顶面设有热障涂层,所述热障涂层上开设有双波浪形凹槽,所述双波浪形凹槽由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凹槽单元组成,所述凹槽单元由凹槽上游壁面、凹槽底面、双波浪形凹槽下游壁面组成,所述凹槽底面与所述固体壁顶面平行,所述凹槽单元的凹槽深度不大于所述热障涂层的厚度;所述固体壁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所述气膜孔,所述气膜孔的出口开设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单元中的所述凹槽底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传热与冷却,尤其涉及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及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1、燃气涡轮发动机是一种基于布雷顿循环的热动力装置,依靠其强大的输出功率和高热效率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军事和工业。燃气涡轮发动机具有极为恶劣严苛的工作环境,具备高温、高压和高转速三大特点。其中,高温的工作环境尤其体现在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的涡轮中。经验表明,在发动机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涡轮进口温度每提高56k,燃气轮机的推力可增加8-13%,循环效率可提高2-4%。目前先进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已经超过2000k,而涡轮叶片材料的耐温极限却远小于涡轮进口温度,因此必须采用高效冷却技术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2、气膜冷却技术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效冷却技术之一,在早期广泛采用圆柱孔。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发现圆柱孔冷气射流所形成的流场结构中,反向旋转的肾形涡对相对其他涡系强度最高。肾涡会将主流卷吸至冷气下方,强化掺混并使冷气抬升脱离壁面,对气膜冷却效果极为不利。基于此,学者们设计出以簸箕孔为代表的出口扩张型异型孔,通过流向或展向的扩张增大气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点O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xOy中,找到气膜孔(3)出口型线的下游边的中点A,在A点冷气射流方向下游处标记点O,以点O为原点,P/2建立平面坐标系xOy,x轴方向沿流动方向,y轴方向沿展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点位置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分别在xOy坐标系标记点B(x1,y1)、C(x2,y2)、D(x3,y3)、E(x4,y4)、F(x5,P/2),标记点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点o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xoy中,找到气膜孔(3)出口型线的下游边的中点a,在a点冷气射流方向下游处标记点o,以点o为原点,p/2建立平面坐标系xoy,x轴方向沿流动方向,y轴方向沿展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点位置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分别在xoy坐标系标记点b(x1,y1)、c(x2,y2)、d(x3,y3)、e(x4,y4)、f(x5,p/2),标记点b’(x1’,-y1)、c’(x2’,-y2)、d’(x3’,-y3)、e’(x4’,-y4)、f’(x5’,-p/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控制点,绘制成样条曲线,得到双波浪形型的凹槽下游型线(10)中:依次连接点f’(x5’,-p/2)、e’(x4’,-y4)、d’(x3’,-y3)、c’(x2’,-y2)、b’(x1’,-y1)、原点o、b(x1,y1)、c(x2,y2)、d(x3,y3)、e(x4,y4)、f(x5,p/2),绘制成样条曲线,得到双波浪形型的凹槽下游型线(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波浪形凹槽气膜孔冷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气膜孔(3)不设置展向倾角时,设置双波纹凹槽沿x轴对称,x1=x1’,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刚李海旺罗一鸣周志宇王熙来孟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