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垫圈组装,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制造设备和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如图12-图13所示,减震垫圈01通常为工字型结构,中部形成卡槽01a,待组装工件02的安装孔02a的直径近似于减震垫圈01的卡槽01a的直径,减震垫圈01的轴向两端部01b的直径要大于待组装工件02的安装孔02a的直径,现有技术在组装减震垫圈01时,通常沿径向夹紧减震垫圈01的轴向一端部01b,使得减震垫圈01的轴向一端部01b变形至小于待组装工件02的安装孔02a的直径,然后在轴向上施加压力,在硬力作用下使减震垫圈01的轴向一端部01b套入待组装工件02的安装孔02a内,然后去除对减震垫圈01的径向力,使得待组装工件02卡入减震垫圈01的卡槽01a。
2、该组装方法在减震垫圈01的材质较软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组装,但当减震垫圈01的材质较硬,不易变形时,该方案无法完成减震垫圈01的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制造设备和组装方法,能够用于不同材质减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夹爪(100)和驱动部件(101),所述驱动部件(101)用于提供所述夹爪(100)的牵引力,所述夹爪(100)能够沿着牵引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包括固定套筒(102),夹爪立柱(10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102)的上端壁用于提供待组装工件(02)的支撑面,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沿着所述高度方向,所述夹装壁(1001)相对所述驱动部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夹爪(100)和驱动部件(101),所述驱动部件(101)用于提供所述夹爪(100)的牵引力,所述夹爪(100)能够沿着牵引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包括固定套筒(102),夹爪立柱(10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102)的上端壁用于提供待组装工件(02)的支撑面,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沿着所述高度方向,所述夹装壁(1001)相对所述驱动部件(101)凸出于所述固定套筒(102)的上端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01)的输出轴(1011)上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夹爪立柱(103)的下端壁部设置有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驱动部件(101)的输出轴(1011)与所述夹爪立柱(10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包括固定螺母(105),所述固定螺母(105)拧装于所述驱动部件(101)的输出轴(1011)上端部,并与所述夹爪立柱(103)的下端壁部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102)的内壁包括轴向连通的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大径段位于下端部,所述大径段和所述小径段之间形成台阶壁,还包括衬套(106),所述衬套(106)固定于所述大径段,所述衬套(106)的上端部与所述台阶壁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圈组装机构包括固定板(107),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先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