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314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体露点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蒸气产生器,用以产生一蒸气;一气体混合槽,连通该蒸气产生器,用以供导入的一气体与该蒸气于该气体混合槽的一气体混合室中混合为一高温饱和气体,并使该高温饱和气体自该气体混合槽的一混合气体出口排出;一间隔板,连接该气体混合槽,用以隔热;一露点温度控制槽,通过该间隔板连通该气体混合槽,用以供该高温饱和气体于该露点温度控制槽中进行露点温度调节,而产生一调节后的饱和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气体湿度控制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气体露点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发动机是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也是各国争先攻克的焦点,美 国、日本、德国等都已将燃料电池列为国家科技发展重点建设专案,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影响燃料电池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温度升高, 有利于提高电化学反应速度和质子在质子交换膜内的传递速度,获得更大的 电流,使燃料电池的性能变好。但温度若过高将使质子交换膜脱水,反而造 成质子交换的效能下降,燃料电池性能变差。因此,控制燃料电池内部电化 学反应的温度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湿度也是影响燃料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燃料电池中的水包括 气态和液态两种,来源包括由电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水(在阴极)和由加湿的反 应气体带入的水。由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导电性会随其含水量的增加 而增加,若进入燃料电池的反应气体不加湿,则会让质子交换膜失水变干, 造成燃料电池的内阻大幅度上升,降低燃料电池的工作性能,因此必须先对 反应气体进行加湿。由于燃料电池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十分大,因此会设置反应气体用的加 湿器,控制反应气体进入燃料电池时的温度及湿度。加湿器的基本原理是将 气体与蒸气先于高温中混合为一潮湿气体后再进行降温,当潮湿气体降温至露点时,在该潮湿气体中过饱和的蒸气会因此凝结为水滴而与该潮湿气体分5离,最后使得潮湿气体达到饱和的状态,达到同时控制温度及湿度的目的。关于加湿器的专利案已有许多,例如美国专利6,715, 743号专利案,其 揭露一种气体加湿装置,包括有一密封槽、 一气体入口、 一蒸发器、 一加热 元件、 一冷凝管路及一气体出口。该密封槽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气体入口 导入一气体至该密封槽的水中。该蒸发器设置在该密封槽中,用以接收自该 气体入口导入该密封槽水中而成为气泡的该气体。该加热元件设置在该蒸发 器中,用以加热蒸发器内的水来产生蒸气,使该蒸气与该气体混合成为一潮 湿气体。该潮湿气体经由连接该蒸发器的表面的冷凝管路自该气体出口送出 该气体加湿装置外。虽然此专利案将气体入口设置在该蒸发器的下方,使气 体在上升途中能直接与蒸气混合。但是在气体通过蒸发器时也会同时带走部 分的热量,而影响加热元件的加热效果,使得蒸气产生的效果不佳。另外像是美国专利6,863,268号专利案,其揭露一种气体增湿器,包括有 一密封容器、 一预湿器、 一气体入口、 一锅炉、 一混合气槽及一气体出口。 一气体经由该气体入口输入该预湿器的水中进行预湿,预湿后的气体与该锅 炉产生的蒸气于该混合气槽中混合为一潮湿气体,该潮湿气体经过该混合气 槽及密封容器内壁间的空隙所形成的路径冷却后,自该气体出口排出。此专 利案的混合气槽为一个圆柱体,该圆柱体自上方罩住该预湿器及锅炉,用以 供气体与蒸气输入该混合气槽中混合。但由于该圆柱体的下壁设计为完全开 放,罩住该预湿器及锅炉后的通气口形状就如同围绕在预湿器及锅炉外围的 环,此种通气口的设计不但开口过大,更因为位置邻近预湿器及锅炉,容易 使气体及蒸气在进入混合气槽中混合之前就先从通气口排出,造成混合效果 不佳。在温度控制方面,上述两个专利案皆利用设置在气体出口附近的温度感 应器来感测潮湿气体到达气体出口时的温度,依据该温度来调节加热元件或 锅炉的加热功率。但由于从最先开始产生蒸气的地方到最后的气体出口之间 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中间有许多影响温度的因素存在,潮湿气体的温度并不全由最初蒸气生成时的温度所决定,因此这种方式难以精确控制最后潮湿气 体输出时的温度。鉴于以上所述,加湿器不论在蒸气产生上、气体与蒸气的混合上及温度 控制上仍有缺失存在,造成难以精确地控制潮湿气体的湿度及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露点控制装置,用以精确地控制一气体 露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湿度控制装置,用以精确地控制一气 体以一预定的湿度及温度供应至一标的设备。一种气体露点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蒸气产生器,用以产生一蒸气;一气体混合槽,连通该蒸气产生器,用以供导入的一气体与该蒸气于该气体 混合槽的一气体混合室中混合为一高温饱和气体,并使该高温饱和气体自该 气体混合槽的一混合气体出口排出; 一间隔板,连接该气体混合槽,用以隔 热; 一露点温度控制槽,通过该间隔板连通该气体混合槽,用以供该高温饱 和气体于该露点温度控制槽中进行露点温度调节,而产生一调节后的饱和气 体。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气体混合槽与该间隔板间更包括有一冷却 槽道,该冷却槽道具有一导引通道,用以导引该高温饱和气体,并使该高温 饱和气体于通过该导引通道的过程中冷却。而该间隔板上更设置有至少一水 连通结构,用以连通该冷却槽道与该露点温度控制槽中的水。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优点如下-经由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在蒸气产生方面,因该气体导入口位于 该蒸气产生器的侧壁与该气体混合槽的槽壁间,导入的气体与蒸气产生器间 的热传递作用受到蒸气产生器的侧壁隔绝。如此一来,第一加热单元所产生 的热不会被气体带走而完全作用于水来产生蒸气,使蒸气产生的效果更好。在气体混合方面,蒸气产生器的底部由该气体混合槽的槽底向下凸伸一 偏移距离,使得气体经由该气体导入口导入后的位置与蒸气经由该蒸气产生 器的蒸气产生槽口输入的位置相近,故使气体与蒸气更快地进入气体混合槽 的气体混合室中混合。此外,气体混合槽的气体混合室连通蒸气产生器的蒸 气产生槽口,且气体混合槽仅设有一混合气体出口,使气体与蒸气会确实进 入气体混合室中混合,而不会从其它出口提早送出。在温度控制方面,高温饱和气体最后输入露点温度控制槽中进行温度调 节,通过排除中间过程里其它因素对高温饱和气体温度的影响。更利用间隔 板的设计,加强露点温度控制槽与气体混合槽的隔热效果,以使露点温度控 制槽的温度调节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气体露点控制装3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气体露点控制装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气体露点控制装置 11:第一加热单元 13:导水通道 15:底部 21:气体混合室 23:混合气体出口 25:槽底 31:导引通道置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置的较佳实施例气体流向及变化的示意1:蒸气产生器 12:蒸气产生槽口 14:侧壁2:气体混合槽 22:气体导入口 24:槽壁 3:冷却槽道 32:气体导引罩体8321:顶板322:延伸壁33:外壁体34:注水通道35:水连通结构4:露点温度控制槽41:第二加热单元42:冷却盘管5:间隔板51:孔洞6:湿气出口A:气体B:气泡D:凝结水H:偏移距离M:高温饱和气体Mh调节后的饱和气体V:蒸气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1所示,其显示本专利技术气体露点控制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于本专利技术的气体露点控制装置ioo的结构设计中,包括有一蒸气产生器l、 一气体混合槽2、 一冷却槽道3、 一露点温度控制槽4、 一间隔板5及一湿气出口6。 蒸气产生器l包括有一第一加热单元ll、 一蒸气产生槽口 12及一导水通道 13。该第一加热单元ll设置在该蒸气产生器l中;该导水通道13连通该蒸气产 生器1与该冷却槽道3。气体混合槽2罩覆该蒸气产生器1,且于气体混合槽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包括: 一蒸气产生器,用以产生一蒸气; 一气体混合槽,连通该蒸气产生器,该气体混合槽具有一气体导入口及一混合气体出口,该气体导入口用以导入一气体,该气体与该蒸气产生器产生的该 蒸气同时送入该气体混合槽中的一气体混合室中混合形成一高温饱和气体,由该混合气体出口排出; 一间隔板,连接该气体混合槽,用以隔热; 一露点温度控制槽,通过该间隔板连通该气体混合槽,用以供该高温饱和气体于该露点温度控制槽中进行露点温 度调节,而产生一调节后的饱和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包括一蒸气产生器,用以产生一蒸气;一气体混合槽,连通该蒸气产生器,该气体混合槽具有一气体导入口及一混合气体出口,该气体导入口用以导入一气体,该气体与该蒸气产生器产生的该蒸气同时送入该气体混合槽中的一气体混合室中混合形成一高温饱和气体,由该混合气体出口排出;一间隔板,连接该气体混合槽,用以隔热;一露点温度控制槽,通过该间隔板连通该气体混合槽,用以供该高温饱和气体于该露点温度控制槽中进行露点温度调节,而产生一调节后的饱和气体。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导入口位 于该蒸气产生器的侧壁与该气体混合槽的槽壁间。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混合槽与 该间隔板之间还包括有一冷却槽道,该冷却槽道具有一导引通道,用以导引该 高温饱和气体,并使该高温饱和气体于通过该导引通道的过程中冷却。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槽道还包 括有至少一水连通结构,用以连通该冷却槽道与该露点温度控制槽中的水。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槽道包括 一气体导引罩体,具有一顶板及一延伸壁,该顶板罩覆于该气体混合槽的顶部,并与该气体混合槽的混合气体出口间具有一预设间距,该延伸壁由该顶 板的外环缘向下地延伸出一预定高度,而在该顶板及延伸壁与该气体混合槽之 间形成该导引通道;一外壁体,位于该气体导引罩体的外侧,并与该气体导引罩体的延伸壁之 间相对应地具有一预定间距。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露点温度控制 槽中包括有一第二加热单元。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露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露点温度控制 槽中包括有一冷却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源生萧逢祥
申请(专利权)人:亚太燃料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