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涂光荣专利>正文

电池充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2558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器和电池包,所述充电器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充电器和电池包之间通过无线感应方式连接以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依靠金属导电触点即可对电池包进行充电,从而避免了接触不良的现象,并且更加体现无线的自由。(*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充电结构都是通过充电器与电池(或电池包)五金触点接触 的方式来给电池或电池包充电。参考图l,该图是现有技术的电池充电结构的电路图;如 图示,在充电器内设置有主控IC,充电器与电源连接后,对电源电压进行转换处理后给主控 IC供电,由主控IC输出信号来控制三极管的导通或关断,从而控制充电电压导通与关断, 通过电子线把此充电电压引到给电池充电的金属触点上,电池与充电器之间通过此触点接 触来给电池充电。 这种充电结构在接触点位置需要留孔位,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接触不良 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结构,该结构无需依靠触点即可实现电池充电,从而避免了接触不良的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电池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器和电池包,所述充电器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充 电器和电池包之间通过无线感应方式连接以进行充电。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充电器和电池包之间通过无线感 应方式连接以进行充电,从而实现了无需依靠金属导电触点即可对电池包进行充电,从而 避免了接触不良的现象,并且更加体现了无线的自由。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池充电结构的电路图。 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器内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内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l,该图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框图;如图 所示,本实施例分别设置在充电器1和电池包2上,且充电器1和电池包2之间通过无线感 应方式连接以对电池包2进行充电,具体实现时,所述无线感应电路包括有设置在充电器1输出端的初级线圈14和设置在电池包2输入端的次级线圈21。 具体地,在充电器1内设置有 依次连接的降压电路11、整流滤波电路12、主控电路13、以及以所述初级线圈14 为输出接口的一路或多路P丽输出电路14 ; 在电池包2内设置有 与初级线圈14通过感应连接的次级线圈21、与次级线圈21输出端及主控单元13 相连的第二控制单元22,且第二控制单元22和次级线圈21的输出端均连接到电池电路。 具体实现时,次级线圈21和第二控制单元22之间还设置有整流电路23。 具体实现时,一个充电器可包含有一路或多路输出,以给一个或多个电池包充电。 参考图5,该图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充电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如 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充电器1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电池包2的凹槽15。另外,本实施例还设 置有用于指示充电状态双色LED灯16,其红灯亮时,表示充电正在进行中;充电完毕后,则 蓝灯常亮;而接通电源后,在不放入电池,充电器自检的情况下,充电指示LED16红蓝则互 闪一次。 具体实现时,图5中两组充电可独立控制,图5中示出了一个凹槽15中放置有电 池包2的状态,具体实现时,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电池包2内的次级线圈应尽可能靠近充电 器l内的初级线圈为佳。 本技术的电路原理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充电器前部电路与现有技术相同,即 将电源电压转换处理后给主控单元(主控IC)供电,而后部电路则是由主控IC输出一定的 脉宽调制(P丽)信号来控制三极管驱动MOS在充电器初级线圈上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压,此 电压通过电磁感应方式,感应在电池包的次级线圈上,经过整流处理后给电池包内的第二 控制单元(MCU)供电,并通过MCU来控制电池的充电情况,并把电池的充电信息回传给初级 线圈,并反馈给初级主控IC来控充电指示LED显示充电情况。 本技术既可单独给电池包充电,也可给装入配置有所述电池包的摇控器手柄 充电,或把其手柄带上硅胶套或装上M0TI0NPLUS均可充电。 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器和电池包,所述充电器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和电池包之间通过无线感应方式连接以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池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器和电池包,所述充电器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和电池包之间通过无线感应方式连接以进行充电。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感应电路包括有分别设 置在充电器和电池包上并互相感应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 降压电路、整流滤波电路、主控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光荣
申请(专利权)人:涂光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