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中银专利>正文

自动复位摆式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1938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复位摆式门,属于固定建筑领域。增设门扇摆动阻尼,并调换门边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毛条的安装位置,克服摆式门回位快、冲击大、构件易松动及有外露磨痕的缺点。包括现有的自动复位摆式门的门扇,门框,门扇定位、回位铰轴。所作的改进是:将定位、回位铰轴衬套内定位、回位顶持柱两端的空间内充满阻尼油,在衬套壁内开有连通定位、回位顶持柱两端的通油孔,通油孔上有流量调节阀。在衬套或顶持柱上有超压泄压孔。在门边圆弧面上设密封毛条安装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平缓了顶持柱对滚轮的推力,使门扇在自动回位运动平稳、柔和,降低了对铰轴的冲击及对过往行人可能产生的撞击,延长了自动定位、回位摆式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定建筑物领域,具体涉及摆式门。
技术介绍
在进、出人数多的公共场所,多采用自动复位摆式门。其结构包括门框、 门扇、将门扇铰接在门框上的弹性复位装置。早期的弹性复位装置多采用双管 角弹簧合页。双管管角弹簧合页虽然能门扇铰接在门框上并能实现门的自动回 弹关闭,但弹簧合页强度低,使用时间较长后易变形、损坏,门在开、关过程 中在门口横向方向移位较大,需在开启侧门边与门框之间预留空隙,影响门的 密封性能。近期出现的镶嵌在门边框两端面的自动定位及复位铰轴,并配合铰轴一侧 门边与相对的门框的圆弧面吻合,以提高门在关闭时的密封性,其技术方案记载在中国专利ZL2004200269522中,具体结构由衬套,一端伸入衬套的定心 轴,衬套内的定位、回位顶轴及顶轴压力弹簧组成。定心轴衬套内的一端固定 横向滚轮轴,滚轮轴两端装滚轮,定位、回位顶轴与滚轮接触端的端面有垂直 交叉、高低错位的滚轮槽,交叉的滚轮槽之间有倾斜过渡面。此种自动定位及 复位铰轴虽然能够实现门在开至最终位置和关闭位置的定位及脱离最终开启 位置后自动复位功能。但门扇摆动无阻尼,摆动速度无法调整,在复位过程中 速度增加较快,到关闭位置时骤然停止,对铰轴形成较大冲击力,加大自动定 位、复位铰轴的磨损,易使铰轴与门扇、门框的固定发生松动。此外,门轴一 侧的凸圆弧面门边与凹圆弧面门框之间的密封毛条都是安装在门框的凹圆弧面上,使用时间稍长,在门扇边上形成外露的磨痕,影响门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上提供一种自动复位摆式门,增设门扇摆动阻尼,并调换门边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毛条的安装位置,克服现有的自动回位摆式门回位速度快、冲击大、加速铰接构件的磨损、易松动及产生外露磨痕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包括现有的自动复位摆式门的门扇,门框,门扇和门框之间的铰轴。其中的铰轴包括安装在门扇一端由衬套, 一端伸入衬套的定心轴,衬套内定心轴端部的横轴,安装在横轴两端的滚轮,衬套内的端面有垂直交叉、高低错位的滚轮槽的定位、回位顶持柱,压力弹簧及将定心轴封在衬套内的衬套端盖组成的定位、回位主铰轴和安装在门扇另一端的仅有轴杆的副铰轴及安装在门框上的轴座。对定位、回位铰轴所作的改进是在衬套内定位、回位顶持柱两端的空间内充满阻尼油,在衬套壁内开有连通定位、回位顶持柱两端的通油孔。以上为本专利技术基本方案。对门扇铰轴一侧的门边与门框之间的密封毛条安装位置的改迸是在门边圆弧面上设密封毛条安装槽。为便于调整阻尼油在定位、回位顶持柱两端之间单位时间的流量,选择阻尼力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在通油孔上设有流量调节阀。为防止门扇在受过大、过猛的外力时,衬套内油压过高,有损于密封圈及使铰轴与门扇、门框的固结处产生较大的扭矩而造成松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改进是在衬套上或顶持柱上有超压泄压孔,泄压孔上有弹簧顶持的球形或柱塞形阀芯的泄压阀。为方便门扇在门框上的装、卸,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步改进是副轴的轴杆装在滑套中,滑套和轴杆之间有压力弹簧,滑套上有条形透孔,对应滑套的条形孔位置的轴杆上有凹坑。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通过阻尼油在定位,复位顶持柱两端的流动产生的 阻尼,平缓了顶持柱对滚轮的推力,使门扇在自动回位运动平稳、柔和,降低 了回位定位时对铰轴的冲击及对过往行人可能产生的撞击,延长了自动定位、 复位摆式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定位、复位摆式门整体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复位铰轴结构图。 图3为门扇铰轴一侧的侧边截面图。 图4为副铰轴及轴座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中的定位、复位铰轴的定心轴1-1的一端伸入衬套1-2 中,定心轴深入衬套内的部分为圆柱形,衬套外的部分为棱柱形。伸入衬套内 的定心轴端部横向固定横轴,轴两端分别安装滚轮1-3,衬套内装可在套内轴 向移动的棱柱形定位、回位顶持柱1-4,顶持柱与棱柱形内腔的衬套滑动配合。 顶持柱端面有垂直交叉、高低错位的滚轮槽,顶持柱另一端有压力弹簧1-5, 衬套端盖l-6和定心轴之间有密封圈l-7。在定心轴和衬套之间有定心轴套1-8, 定心轴和1-1和轴套l-8之间有轴承1-9。在衬套壁内开有连通定位、回位顶持柱两端的通油孔IO,通油孔上设前端为锥面的螺钉式流量调节阀i-ii。顶持 柱中心贯通定心轴一侧超压的泄压孔1-12,泄压孔上有弹簧顶持的球形阀芯的 泄压阀1-13。在衬套壁内有衬套内顶持柱压力弹簧一侧超压的泄压孔l-l4,泄 压孔l-14上有泄压阀1-15。衬套上有由空心螺钉、弹簧、球形阀芯组成的高压气释放阀16。参阅图4,副铰轴的轴杆2-l装在滑套2-2中,滑套和轴杆之间有压力弹簧2-3,滑套上有条形透孔2-4,对应滑套的条形孔位置的轴杆上有凹坑2-5 。参阅图3,门扇3铰轴一侧的门边对应门框的侧面为等圆柱面。圆柱面上设密封毛条安装槽3-1。毛条安装槽3-1上安装密封毛条3-2。参阅图l,将定位、回位主铰轴1固定在门扇3的下端,副铰轴2固定在门扇3的上端。主铰轴的定心轴安装在有棱柱形孔、固定在门框4或地面的轴座5中。收縮副铰轴的轴杆,对准固定在门框上的副铰轴安装座6上的安装孔,弹出轴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定位、复位摆式门即可投入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复位摆式门,包括门扇,门框,门扇和门框之间的铰轴,其中的铰轴包括安装在门扇一端由衬套,一端伸入衬套的定心轴,衬套内定心轴端部的横轴,安装在横轴两端的滚轮(或锥形套),衬套内的端面有垂直交叉、高低错位的滚轮槽的定位、回位顶持柱,压力弹簧及将定心轴封在衬套内的衬套端盖组成的定位、回位主铰轴和安装在门扇另一端的仅有轴杆的副铰轴及安装在门框上的轴座,其特征是:在衬套内定位、回位顶持柱两端的空间内充满阻尼油,在衬套壁内开有连通定位、回位顶持柱两端的通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复位摆式门,包括门扇,门框,门扇和门框之间的铰轴,其中的铰轴包括安装在门扇一端由衬套,一端伸入衬套的定心轴,衬套内定心轴端部的横轴,安装在横轴两端的滚轮(或锥形套),衬套内的端面有垂直交叉、高低错位的滚轮槽的定位、回位顶持柱,压力弹簧及将定心轴封在衬套内的衬套端盖组成的定位、回位主铰轴和安装在门扇另一端的仅有轴杆的副铰轴及安装在门框上的轴座,其特征是在衬套内定位、回位顶持柱两端的空间内充满阻尼油,在衬套壁内开有连通定位、回位顶持柱两端的通油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中银
申请(专利权)人:秦中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