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动式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051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游动式旋转接头,主要用在钢铁及有色金属行业拉弯矫直机的工作辊、中间辊的两端。联结轴为阶梯形结构,其大端端部的外圆柱面上装有组合轴承,组合轴承装在接头体的大孔内,在组合轴承与联结轴的凸台之间套有弹簧,弹簧外套有推力套,组合轴承由滚针轴承与推力轴承组合而成。联接轴的小径端根部有一凸台,端部带有螺纹。接头体小孔内嵌有合金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旋转接头与工作辊、中间辊之间的联结、旋转、限位有效结合在一起,可方便更换接头及工作辊(或中间辊),性能可靠,可有效避免旋转接头折断现象发生,可完全避免断辊现象发生,延长接头及辊系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线的停机频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及有色金属行业所使用的游动式旋转接头,特别是拉弯矫直机工作 辊、中间辊上使用的游动式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拉弯矫直机工作辊、中间辊的旋转接头种类繁多,且各机型采用的结构多 不同而少类似,但故障较多,对生产线影响极大。下面列举三例相对来说应用比较广泛的结 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图3、图4、图5公开的是三种旋转接头的结构,分别存在以下 弊端图3中1、受结构限制,所选轴承承载力小,容易因发热而卡死或烧死,同时,接头 体制造精度高,出现超差以及装配等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出现类似现象;2、旋转接头工作时, 在工作辊(或中间辊)的一端受正向离心力作用,另一端则受反向离心力作用,反向的这一 端容易松动,对钢板的拉弯矫直质量产生极大影响;3、由于旋转接头松动后,相当于辊子总 成变长,没有了轴向窜动量,旋转接头会由于顶死而承受较大的轴向力以及径向力导致折断; 4、在更换工作辊或中间辊时,需松动端部挡座的紧固螺钉并向外移动挡座,使换辊稍有不便。 图4中1、由于应用时旋转接头在径向方向承受预紧弹簧的作用力,安装时需要十分谨慎, 不能预紧过度,否则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2、换辊时,先要拆下预紧弹簧,并且有两人配合 才能进行,换辊不太方便。图5中1、旋转接头受安装孔制造精度及装配方面的因素影响导 致受力发热出现轴承烧死现象;2、工作辊或中间辊在工作中产生轴向窜动(正常工作要求具 有一定的轴向窜动量),使旋转接头头部冲击磨损端部挡座,当出现磨损凹坑后便产生径向 力,导致辊子折断;3、更换辊子时,需松动端部挡座的紧固螺钉并向外移动挡座,对于上辊 来说,多支中间辊在这种情况下同时脱离倒挂安装的挡座,使换辊更不方便;4、由于接头与 工作辊轴径为过度配合,当出现过盈时,拆卸更换旋转接头会很困难或不可能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旋转接头与工作辊、中间辊 之间的联结、旋转、限位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游动式旋转接头,以实现在拉弯矫直机辊系出现 故障后能够便捷换辊并提高其寿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联结轴的大端端部的外圆柱面上装有组合轴承,组合轴承 装在接头体的大孔内,联结轴为阶梯形结构,其小径端端部带有螺纹,另一端在组合轴承与 联结轴的凸台之间套有弹簧,弹簧外套有推力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轴承由滚针轴承与推力轴承组合而成,滚针部分的外圆柱面上装有接头体。本专利技术的联结轴的小径端根部有一凸台。 本专利技术的接头体小孔内嵌有合金体。 使用时,将旋转接头的螺纹一端旋入工作辊或中间辊的螺纹孔内,凸台紧贴于辊子端面, 接头体内的合金体在弹簧作用下与辊系的端部挡座保持接触,消除了工作时辊子窜动产生的 冲击影响,同时在推力套与组合轴承以及联接轴凸台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能保证辊子工作 时能够受热自由伸长。又由于组合轴承精度比较高,承载能力大,因此,能避免现有旋转接 头所出现的各种故障,并且不再出现断辊现象,可有效延长接头及辊系的使用寿命;更换时, 只需将与旋转接头接触的挡座上的顶杆后退即可便捷更换接头或工作辊、中间辊了 。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更换方便只需将与旋转接头接触的端部挡座上的顶杆后退即可方便更换接头或辊子;2、 性能稳定组合轴承由滚针轴承与推力轴承组合而成,轴向承载能力大,且不受冲击 载荷作用,可保持旋转接头与辊子稳定、可靠的运行;3、 寿命高由于端部顶杆与接头之间通过合金体无冲击接触、接头与辊子之间通过面积 较大的凸台紧密贴合,防松效果大大提高,可有效避免折断现象出现;4、 利于辊系工作辊、中间辊的结构不再需要轴颈,完全避免了断辊现象,延长了辊系 使用寿命,减少生产线的停机频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l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简图3、图4、图5是现有技术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l所示,联结轴l为阶梯形结构,小径端端部带有螺纹,用于与工作辊、中间辊联 结,联结轴l的A处凸台面积较大,能与辊子端面结合时形成较大摩擦力,以解决旋转接头 与辊子联结松动问题;联结轴1大端根部装有弹簧3,弹簧3外部套有推力套2,弹簧3与推 力套2以及联结轴1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联结轴1的大端边部还装有组合轴承4,组合轴承4 由滚针轴承与推力轴承组合而成;组合轴承4滚针部分的外圆柱面上装有接头体5,接头体5 另一端的孔内嵌有合金体6。应用中,弹簧3使接头体5通过合金体6与端部挡座的顶杆保持接触,可消除冲击及磨损,推力套2两端的轴向间隙可保障工作辊、中间辊轴向方向能够 受热自由伸长,同时,组合轴承4轴向承载力大,不受冲击影响,能够可靠工作;旋转接头 的更换非常方便,只需将与旋转接头接触的挡座上的顶杆后退即可方便更换接头及辊子;因 接头体5的内孔内嵌有合金体6,使耐磨性能提高,大大减少了顶杆与之接触产生的旋转磨 损。本专利技术应用时,先分离出联结轴1,用扳手分别将联结轴1 一一与工作辊以及中间辊紧 固,再将弹簧3套在联结轴1的大端根部,在弹簧3外套上推力套2,最后将接头体5与组 合轴承4整体装在联结轴1的大端直至贴住弹簧3。如图2所示,是旋转接头在下辊盒中的使用状态。ll为前挡座;12为一支工作辊和两套 旋转接头组合成的工作辊总成;13为一支中间辊和两套旋转接头组合成的中间辊总成,共有 两套;14为挡座,15是图1所示旋转接头。旋转接头15在弹簧的作用下分别与前挡座11、 挡座14保持接触,并且在推力套的端面与组合轴承以及联结轴凸台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以 保证工作辊或中间辊工作时受热在轴向方向能够自由伸长,从而能够保障正常工作。当需要 更换工作辊或中间辊时,进行如下拆卸工作旋松螺钉7,三件前顶杆10在弹簧9的作用下 自动退出旋转接头15,这时可将工作辊总成12倾斜一个小角度便可卸下,再用同样方法卸 下中间辊总成13,然后卸下旋转接头15。拆卸旋转接头15的步骤将组合轴承、接头体与 合金体整体轻轻从联结轴上卸下,再卸掉推力套和弹簧,最后用扳手将联结轴从辊子上卸下。 更换后恢复辊子总成装配。恢复辊盒装配按如下顺序操作将两套中间辊总成13放在支承辊 (图中未表示)上面,将工作辊总成12放在中间辊总成13上面,旋紧螺钉7,压板8将3 件前顶杆10同时压向旋转接头15,直至螺钉7充分紧固。这样,辊盒便可重新投入使用了。权利要求1、一种游动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联结轴(1)的大端端部的外圆柱面上装有组合轴承(4),组合轴承(4)装在接头体(5)的大孔内,联结轴1为阶梯形结构,其小径端端部带有螺纹,另一端在组合轴承(4)与联结轴(1)的凸台之间套有弹簧(3),弹簧(3)外套有推力套(2)。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游动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组合轴承(4)由滚针轴承与 推力轴承组合而成,滚针部分的外圆柱面上装有接头体(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动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联结轴(1)的小径端根部有 一凸台。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动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接头体(5)小孔内嵌有合金 体(6)。全文摘要一种游动式旋转接头,主要用在钢铁及有色金属行业拉弯矫直机的工作辊、中间辊的两端。联结轴为阶梯形结构,其大端端部的外圆柱面上装有组合轴承,组合轴承装在接头体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动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联结轴(1)的大端端部的外圆柱面上装有组合轴承(4),组合轴承(4)装在接头体(5)的大孔内,联结轴1为阶梯形结构,其小径端端部带有螺纹,另一端在组合轴承(4)与联结轴(1)的凸台之间套有弹簧(3),弹簧(3)外套有推力套(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伟俞汉桥熊建洲
申请(专利权)人:襄樊振本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襄樊市博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