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029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09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包括微生态滤床挡墙,以及设置于微生态滤床挡墙内的微生态滤床基质,所述微生态滤床基质内部填埋有增氧管件,增氧管件,包括增氧主水管,以及和增氧主水管相连通的增氧支管,所述增氧支管远离增氧主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增氧主水管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增氧立管,所述增氧立管倾斜设置用于引入自然风,所述增氧支管上开设有增氧切缝。本技术的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由于是通过自然空气对流进行增氧,相比较传统的气泵增氧,无能源消耗,有利于节能环保,经济性较好,同时增氧平缓,不会对微生态滤床基质造成不利的影响,保证了微生态滤床基质的分解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微生态滤床,涉及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1、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主要是针对微生态滤床好氧区微生物反应的助力。通过提高好氧区域氧气浓度,从而使流经微生态滤床基质上面的污水中溶解氧浓度提升。在溶解氧浓度比较高的一个状态下,好氧区微生物反应速率会加快,可以分解更多的污染物质。

2、现有常规微生态滤床是没有专门的增氧系统。通常是利用鼓风机和曝气管给微生态滤床增氧,如现有技术(cn206635102u)公开了一种滤床的通风供氧系统和滤床系统,包括气泵和供氧管道,气泵配合供氧管道可以对好氧菌材料层和兼氧菌材料层供气。

3、但上述技术中还存在不足,由于是采用气泵作为动力输出设备,虽然通过多孔材料层的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气泵的能耗,但气泵在长期运转过程中,其总能耗依然不低,并且通过气泵增氧,污水中溶解氧浓度虽然会增加比较快,但是总体增速会逐步放缓,相对经济性较差,同时气泵的增氧压力比较难控制,压力过大会冲散微生态滤床基质,不同基质层容易混乱。

4、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包括微生态滤床挡墙,以及设置于微生态滤床挡墙内的微生态滤床基质,所述微生态滤床基质内部填埋有增氧管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支管关于增氧主水管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增氧主水管呈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增氧支管间距为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立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立管顶端螺纹连接有增氧立管管帽,所述增氧立管管帽上均匀开设有管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包括微生态滤床挡墙,以及设置于微生态滤床挡墙内的微生态滤床基质,所述微生态滤床基质内部填埋有增氧管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支管关于增氧主水管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增氧主水管呈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增氧支管间距为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立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立管顶端螺纹连接有增氧立管管帽,所述增氧立管管帽上均匀开设有管帽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滤床增氧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卫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