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个微米颗粒原位拉曼光谱采集的电化学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879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45
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单个微米颗粒原位拉曼光谱采集的电化学池,属于拉曼光谱检测分析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石英窗口、顶盖、壳体、密封垫片、单颗粒微电极、密封橡胶圈、紧固螺栓、气/液管道、电极夹。电化学池的石英窗口与顶盖通过涂覆密封胶密封,电化学池的壳体与顶盖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单颗粒微电极穿过密封橡胶圈和紧固螺栓实现密封以及与电极夹连接。电极夹穿过电化学池的壳体采用密封胶密封并与外电路连接。气/液管道穿过顶盖的预留孔洞并采用密封胶密封。单颗粒微电极由包覆有树脂的金属钨针和单个微米颗粒构成。电化学池与工作站采用三电极体系连接后能够实现原位电化学测试。本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定量化程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单个微米颗粒原位拉曼光谱采集的电化学池,属于拉曼光谱检测分析。


技术介绍

1、电化学器件稳定高效运行依赖于电极的活性和稳定性。当前,颗粒堆积所形成的多孔电极被各类电化学器件所采用。作为电极的基本活性单元,颗粒的电化学性能显著影响电极性质。然而,活性颗粒在器件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寄生反应且目标反应活性不足等问题,使得电化学器件能量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为优化电化学器件性能,需要发展以原位拉曼光谱为基础的活性颗粒微结构演变检测方法,建立活性颗粒性能与实际工况间的关联,揭示电极动力学行为并指导电极材料设计。

2、以电化学能源材料发生的嵌入反应研究为例,针对电化学测试过程中的电极材料原位拉曼光谱表征,现已发展了可调控环境温度、压力、气氛、电解液环境的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池,实现了电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微结构演化表征和界面相组分检测。当前已开发的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池只能对颗粒堆积的多孔电极进行测试,所获得的谱学信号是大量颗粒拉曼信号的统计结果。由于无法保证所有颗粒电接触状态的一致性以及电极中存在的极化效应,使得材料谱学信号中获得的信息难以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单个微米颗粒原位拉曼光谱采集的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石英窗口、顶盖、壳体、密封垫片、单颗粒微电极、密封橡胶圈、紧固螺栓、气/液管道、电极夹;电化学池的石英窗口与顶盖通过涂覆密封胶密封,电化学池的壳体与顶盖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单颗粒微电极穿过密封橡胶圈和紧固螺栓实现密封以及与电极夹连接;电极夹穿过电化学池的壳体采用密封胶密封并与外电路连接;所述气/液管道穿过顶盖的预留孔洞并采用密封胶密封;所述单颗粒微电极由包覆有树脂的金属钨针和单个微米颗粒构成;所述电化学池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单个微米颗粒原位拉曼光谱采集的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使用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单个微米颗粒原位拉曼光谱采集的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石英窗口、顶盖、壳体、密封垫片、单颗粒微电极、密封橡胶圈、紧固螺栓、气/液管道、电极夹;电化学池的石英窗口与顶盖通过涂覆密封胶密封,电化学池的壳体与顶盖通过密封垫片密封;单颗粒微电极穿过密封橡胶圈和紧固螺栓实现密封以及与电极夹连接;电极夹穿过电化学池的壳体采用密封胶密封并与外电路连接;所述气/液管道穿过顶盖的预留孔洞并采用密封胶密封;所述单颗粒微电极由包覆有树脂的金属钨针和单个微米颗粒构成;所述电化学池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单个微米颗粒原位拉曼光谱采集的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使用连接有单个活性颗粒的单颗粒微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通过导线外接电化学工作站实现对工作电极电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维力李旭陈浩森焦树强李娜杨乐陈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