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回装置及设置有该收回装置的登机桥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841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回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架,具有对置的顶板和底板,其上设置有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第一轮系,包括可沿该第一导槽滑动的第一轮组,和第三滑轮,设置在该第一支架上;第二轮系,包括可沿该第二导槽滑动的第二轮组;第六滑轮,设置在该第二支架的顶板上,和第七滑轮,设置在该第二支架的底板上;一推进器,设置在该第二预定的间隔中,固定有挡块,其中该挡块伸出到该第一预定间隔中分别与该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的轴配合;固定在该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牵引绳,绕过该第一轮系,以及固定在该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牵引绳,绕过该第二轮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利用一个推进器即可将两侧的牵引绳收回,简化了结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登机桥的遮篷装置,特别涉及该遮篷装置的收回装置及其登记桥。
技术介绍
登机桥作为乘客进入飞机的通道,通常在端部安装有可展开的遮篷装置。遮篷装置展开后与飞机的外壳相贴合,以便实现登机桥与飞机的对接,为旅客提供舒适的环境。然而,新型飞机外轮廓面的曲率变化较大,特别是在机首过渡区内的机身有时会有很大的弯角,使得普通登机桥的遮篷无法精确地贴合到飞机外壳上,而形成缝隙。这样的缝隙不仅会使旅客遭受天气的影响,而且在雨雪天气还容易导致水分进入飞机内部。以德国专利DE102004016272.7为优先权的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63002.6中提出了一种遮篷装置1,以解决登机桥与大曲面飞机的对接问题。如附图说明图1、 2所示,遮篷装置1包括可贴合到飞机外壳上的柔性框架3和用于固定到登机桥上的门形框架2,在框架2、 3之间跨接有可通过操纵装置20展开和合拢的遮篷5。操纵装置包括相互铰接的上臂31和下臂35,同时,上臂31的另一端铰接到门形框架2,而下臂35的另一端铰接到柔性框架3。通过利用第一活塞缸体51驱动上臂31相对于门形框架2展开,并利用第二活塞缸体55驱动下臂35相对于上臂31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回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回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具有以第一预定间隔对置的顶板和底板,其中在该顶部和底板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导槽; 第一轮系,包括 可沿该第一导槽滑动的第一轮组,通过一被限定在该第一导槽中的轴而固定第一 滑轮和第二滑轮,和 第三滑轮,设置在该第一支架上; 第二支架,以第二预定间隔设置在该第一支架的下方,具有以第一预定间隔对置的顶板和底板,其中在该顶部和底板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二导槽; 第二轮系,包括 可沿该第二导槽滑 动的第二轮组,通过一被限定在该第二导槽中的轴而固定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和 第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良杨月峰张肇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