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812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及制作方法,包括桩身及设置于桩身内的圆孔,且桩身的外侧设置有四个侧面,所述侧面设置有多个凹槽,相邻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面,所述桩身内连接有用于提高桩身强度的加强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桩身打入土层后,土体在桩身表面的凹槽内固结,增大与土体接触面积,提高桩身侧摩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方桩的承载力,同时具有良好抗拔性;过渡面的设置一方面便于脱模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另一方面,避免在吊起、运输途中因磕碰导致桩身的损坏,提高方桩的完整性,且桩身的整体美观度也更好,加强结构可使方桩强度高,具有良好抗剪能力和抗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心方桩,具体为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空心方桩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正方形桩身、端头板等组成。空心方桩外表面积大且成方型或多边角型,在土层中桩身与土的休止角比圆型的外表大得多,方桩比管桩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承载力,为工程节省基础资金,故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2、现有桩身的四个侧面通常是平面,在打入方桩后,与土层的接触面积有限,致使与土层的之间摩擦力较小,桩身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及制作方法,具备的提高桩身侧摩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方桩的承载力,同时具有良好抗拔性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包括桩身及设置于桩身内的圆孔,且桩身的外侧设置有四个侧面,所述侧面设置有多个凹槽,相邻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面,所述桩身内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及设置于桩身(1)内的圆孔(2),且桩身(1)的外侧设置有四个侧面,所述侧面设置有多个凹槽(3),相邻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面(4),所述桩身(1)内连接有用于提高桩身(1)强度的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且桩身(1)的中心线与圆孔(2)的旋转轴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相邻凹槽(3)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及设置于桩身(1)内的圆孔(2),且桩身(1)的外侧设置有四个侧面,所述侧面设置有多个凹槽(3),相邻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面(4),所述桩身(1)内连接有用于提高桩身(1)强度的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且桩身(1)的中心线与圆孔(2)的旋转轴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相邻凹槽(3)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深度为5~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4)横截面为圆角状、抛物线某一段、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八个支撑筋(5)及缠绕于支撑筋(5)外侧的螺旋筋(6)、两个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鸿王成功王筠王美树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