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797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工艺,包括:(1)正、负极极片的制备;(2)极芯的制备;(3)热封、注液;(4)化成处理:将电芯在下限电压Ⅰ和上限电压Ⅰ的范围内完成1次充放的预充电处理,提升上限电压Ⅰ,并在下限电压Ⅰ和提升后的上限电压Ⅰ的范围内完成1次充放,直至上限电压Ⅰ提升至上限电压Ⅱ;(5)分容处理:将化成处理后的电池在下限电压Ⅱ和上限电压Ⅲ的范围内完成20~100次充放,提升上限电压Ⅲ,并在下限电压Ⅱ和提升后的上限电压Ⅲ的范围内完成20~100次充放,直至上限电压Ⅲ提升至上限电压Ⅳ,得到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通过优化化成处理和分容处理过程,保持后期循环稳定性,实现电池的长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新能源领域较快发展,对锂电电池需求越来越高,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主要核心构建,其性能主要决定整车的性能。然而当前电池的成本、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是锂电池关注的最核心部分。如何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不仅仅是电池材料的问题,还与电池的设计、加工工艺以及后期化成和分容息息相关。

2、电池设计过程中,为防止负极析锂,通常设计负极/正极(n/p>1)一般负极过量。化成过程是负极形成有效的钝化膜或sei膜的过程,由于负极表面生成sei膜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活性li,使得正极活性量进一步降低,n/p进一步扩大,造成负极浪费。

3、为保证电池能量密度的发挥以及降低电池成本,电池设计以及后期化成及分容成为提高电池性能的突破口。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相关技术的报道:

4、专利cn109216806a介绍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是通过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电流及电位脉冲刺激,进而激活负极的嵌锂和脱锂活性,增加sei膜的稳定性,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正负极浆料按照负极面容量/正极面容量(N/P)为0.85~1的比例涂布在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石墨、丁苯橡胶、导电炭黑、羧甲基纤维素按照重量比为(92~96):(0.5~4):(1~5):(0.5~4)的比例分散至水中,得到固含量为45%~55%,搅拌4~8h后得到负极浆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涂布完成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在8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正负极浆料按照负极面容量/正极面容量(n/p)为0.85~1的比例涂布在负极极片和正极极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石墨、丁苯橡胶、导电炭黑、羧甲基纤维素按照重量比为(92~96):(0.5~4):(1~5):(0.5~4)的比例分散至水中,得到固含量为45%~55%,搅拌4~8h后得到负极浆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涂布完成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在80~120℃下烘烤8~24h后再进行辊压,所述正极极片辊压后的压实密度为2.8~3.5g/cc,所述负极极片辊压后的压实密度为1.4~1.8g/cc。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负极材料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朋梁文斌王万胜苏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