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组件以及电池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781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组件以及电池换热系统,液冷组件包括:液冷板单元,液冷板单元内包括流通通道,流通通道具有进液端以及出液端;第一换热介质分配单元,第一换热介质分配单元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第一连通管以及多个第二连通管,其中:每个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通,每个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连通;每个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第二集流管连通,每个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进液端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优化液冷板单元的流通通道的流量分配均匀性,有利于提高液冷组件的换热能力以及电池换热系统的温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冷却,特别是一种液冷组件以及电池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所携带的能量越来越多,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越来越大,所以电池配有热管理系统来实现电池工作温度保持在恒定温度范围内,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及寿命,因此对电池的散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相关技术中,大电池的热管理方案一般有多块液冷板,总进口分为若干支路直接与液冷板连接,该分配方式使离进出口较近的液冷板换热介质流量多于离进出口较远的液冷板,液冷板之间的换热介质流量分配不均匀,换热效果较差,不能有效控制电池模组的温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冷组件,有利于优化液冷组件的换热介质分配,有利于提高液冷组件的换热效果。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组件,包括:

3、液冷板单元,所述液冷板单元内包括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具有进液端以及出液端;

4、第一换热介质分配单元,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分配单元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第一连通管以及多个第二连通管,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单元包括第一液冷板组件以及第二液冷板组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的数量为n-1,所述第二连通管的数量为n,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数量为n,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连通管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介质分配单元,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分配单元包括第三集流管、第四集流管以及多个第三连通管,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单元包括第一液冷板组件以及第二液冷板组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的数量为n-1,所述第二连通管的数量为n,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数量为n,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连通管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介质分配单元,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分配单元包括第三集流管、第四集流管以及多个第三连通管,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分配单元还包括第五集流管以及多个第四连通管,每个所述第四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集流管连通,每个所述第四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的数量为m,所述第四连通管的数量为m-1,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液冷板组件包括两组所述第二液冷板,两组所述第二液冷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一组所述第二液冷板设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组件的在所述第一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宁厉虹张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