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227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6个移动升降标架和1个垂直测量点标架组成,垂直测量点标架分别放置在6个移动升降标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能够快速在产品外围建立高质量的水平辅助基准测量框架;2.根据欧盟制造测量的技术要求,移动升降标架能够任意组合、重复使用、操作简便且外形美观;3.减少了人工和材料的浪费;4.既满足了欧盟不同公司对制造螺旋水冷壁在预组装中的测量要求,又克服了公司生产场地、制造周期等不利因素的制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用于在螺旋水冷壁预组装中的水平辅助基准测量,属于长度计量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原外0701及外0702螺旋水冷壁预组装中,水平辅助基准测量框架是靠在产品 外围用电焊反复临时搭建辅助测量点位组成的。整个框架没有外观质量,且测量点悬空不 稳固,在水平等高方面还要通过垫铁块调节高度,再用电焊加固,不但速度慢,而且工序繁 琐,还存在人工、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在产品外围搭建水平等高的辅助基准测量框 架,省去在生产现场用电焊反复在产品外围临时搭建框架的繁琐工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 置,其特征在于,由6个同样的移动升降标架和1个垂直测量点标架组成,垂直测量点标架 分别放置在6个移动升降标架上。 所述的移动升降标架包括底座圆板,在底座圆板的下平面设有3根支撑柱,在底 座圆板上平面设有外套管,在外套管内设有内套管,内套管通过设于外套管上的4个升降 紧固螺丝调节紧固,凹托盘的下平面与内套管的上部顶端连接,在凹托盘的中心设有凹托 盘中心通孔,在凹托盘内的上平面沿X、 Y方向各嵌有两根毫米刻度的钢直尺,在凹托盘内 设有定位圆板,并由设于凹托盘上的X、 Y方向各2根X向微调节紧固螺杆及Y向微调节紧 固螺杆调节紧固,在定位圆板的中心设有定位圆板lmm中心通孔。 在所述底座圆板中心通孔的下方设有中心定位重锤,中心定位重锤的一端系在定 位圆板lmm中心通孔上。 在所述底座圆板上设有加重环套板,加重环套板中心通孔直径略大于外套管外 径,每个加重环套板中间一分为二。 位于本专利技术中定位圆板lmm中心通孔上方的测量点,通过凹托板上的4根X、 Y方 向的微调节紧固螺杆的调节(调节指示量依据嵌入凹托板内底平面的4根毫米刻度钢直 尺),很容易快捷实现测量点目标的微量平移定位。 在相对精度较高的又有预组装要求的其它大型冷作加工产品的测量中,都可以利 用"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进行驳点测量,达到对预组装中产品尺寸、角度的精确定位控制,从而消除总拼装累积误差超出标准,保证产品在安装现场总拼的一次成功。 "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结合Metroln工业三坐标测量系统,转换成实用 的水平辅助基准测量点框架,不但从宏观上保证了产品预组装的形位质量(局部小尺寸只 需一般通用量具控制),同时大大縮短了产品生产制造的加工工期。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能够快速在产品外围建立高质量的水平辅助基准测量框架;32.根据欧盟制造测量的技术要求,移动升降标架能够任意组合、重复使用、操作简便且外形 美观;3.减少了人工和材料的浪费;4.既满足了欧盟不同公司对制造螺旋水冷壁在预组装 中的测量要求,又克服了公司生产场地、制造周期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测量示意图; 图2为移动升降标架结构正视图示意图; 图3为凹托盘结构俯视图示意图; 图4为定位圆板示意图; 图5为底座圆板仰视图示意图; 图6为加重环套板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测量示意图,所述的一种移动升 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包括6个移动升降标架1和1个垂直测量点标架2,垂直测量点标架 2分别放置在6个移动升降标架1上。 如图2所示,为移动升降标架结构正视图示意图,在底座圆板12的下平面设有3 根支撑柱13 ;在底座圆板12的上平面设有外套管15,在外套管15内设有内套管14,内套 管14通过设于外套管15上的4个升降紧固螺丝16调节紧固,凹托盘6的下平面与内套管 14的上部顶端连接。 如图3所示,为凹托盘结构俯视图示意图,在凹托盘6的中心设有凹托盘中心通孔 19,在凹托盘6内的上平面沿X、 Y方向各嵌有两根毫米刻度的钢直尺11,在凹托盘6内设 有定位圆板7,并由设于凹托盘6上的X、 Y方向各2根X向微调节紧固螺杆9及Y向微调 节紧固螺杆10调节紧固。 如图4所示,为定位圆板示意图,在定位圆板7的中心设有定位圆板lmm中心通孔 8。 如图5所示,为底座圆板俯视图示意图,设于底座圆板中心通孔20下方的中心定 位重锤17的一端系在定位圆板lmm中心通孔8上。 如图6所示,为加重环套板示意图,底座圆板12上设有加重环套板18,加重环套板 中心通孔22直径略大于外套管外径,每个加重环套板中间一分为二 21。 本专利技术的制作过程如下 1.用车床车6个相同的凹托盘6和6个相同的定位圆板7定位圆板的直径小于凹 托盘的内径。在凹托盘6的中心钻1个凹托盘中心通孔19,在凹托盘6内上平面沿X、Y方 向铣四条凹槽,嵌入4根毫米刻度钢直尺11,在定位圆板7中心钻l个定位圆板lmm中心通 孔8。车24根微调节紧固螺杆,每个凹托盘6各放2根X方向微调节紧固螺杆9、Y方向微 调节紧固螺杆10。 2.切割6个底座圆板12,每个底座圆板12配3根支撑柱13车18根支撑柱,在每个底座圆板12的下平面均分3点,用电焊焊接3根支撑柱13。 3.选择合适的内套管14及外套管15,内套管14外径和外套管15内径的配合间 隙在lmm内,每个外套管15外配4个内套管升降紧固螺丝16。 4.内套管14的上部顶端用电焊连接在凹托盘6的下平面,凹托盘6内置定位圆板 7,定位圆板7由凹托盘6的X、Y方向各2根微调节紧固螺杆9、 10调节紧固,定位圆板lmm 中心通孔8处用于置放垂直测量点标架2和用于系中心定位重锤17至底座圆板中心通孔 20的下方。 5.外套管15的下部底端用电焊连接在底座圆板12的上平面。 6.电焊切割相应重量的6个加重环套板18,其外径与底座圆板12的外径相同,加 重环套板的中心通孔20直径略大于外套管15外径,每个加重环套板18中间一分为二,便 于置放于底座圆板12上方加重定位。 7.内套管14插入外套管15管内,配合组成移动升降标架1。内套管14的升降定 位受外套管上4个升降紧固螺丝16的松紧控制。 8.根据螺旋水冷壁预组装的技术要求,用6个移动升降标架1和1个垂直测量点 标架2组成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 结合图l,一种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测量示意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 程"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结合MetroIn工业三坐标测量系统的精确定位实 施完成测量工作。具体步骤为 1.根据车间在产品A、 B、 C三点的定位,沿炉膛中心线3三点均向外平移200mm5, 在产品外围建立P1、P2、P3三点,三点各放置一个移动升降标架1。根据车间在产品D、E、F 三点的定位,沿炉膛中心线3三点均向外平移200mm5,在产品外围建立P4、 P5、 P6三点,三 点各放置一个移动升降标架1。 2.移动升降标架1最初高度的定位根据产品在摊架上的高度确定,X、 Y方向的微 量调整利用X向微调节紧固螺杆9及Y向微调节紧固螺杆10调节到位各点沿炉膛中心线 平移200mm。 3.将垂直测量点标架2分别放在各移动升降标架1的定位圆板lmm中心通孔8 处,结合MetroIn工业三坐标测量系统的精确定位测量,再次进行移动升降标架1水平等高 的调节定位和各点位的微量平移定位。 4.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升降组合测量点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6个移动升降标架(1)和1个垂直测量点标架(2)组成,垂直测量点标架(2)分别放置在6个移动升降标架(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龚夏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