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1913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中的组件。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PET聚酯膜层(2),PET聚酯膜层(2)的上、下表面分别复合设置氟树脂薄膜层(1、1a)。PET聚酯膜层(2)上表面复合设置的氟树脂薄膜层(1)厚度为0.15-0.25毫米。PET聚酯膜层(2)厚度为0.25-0.35毫米。PET聚酯膜层(2)下表面复合设置的氟树脂薄膜层(1a)厚度为0.3-0.4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背膜的上下层采用氟树脂薄膜,具有氟塑料优质的耐老化、耐腐蚀、耐污疏水,中间层采用PET聚酯膜,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能有效地防止其它介质如水、氧气、腐蚀性气体、液体等对太阳能电池硅片的侵蚀,光泽保持率高,能长年保持其自身的色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中的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 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性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以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随 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保需要,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当 中,太阳能光电利用时今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有活力的研究领域。 作为太阳能光电利用的最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由超白压花玻璃、乙烯-醋酸 乙烯共聚物EVA胶膜、晶体硅、EVA胶膜、背膜通过真空热合而成。背膜起着骨架和对晶体 硅的保护作用。 目前,太阳能电池的衬底背膜主要采用一种TPT背膜,上下两层都采用聚氟乙烯 材料,由于聚氟乙烯薄膜紧缺、抗老化粘合剂生产技术和精密复合技术得不到解决,使仅占 电池组件成本1%不到的背膜生产成本、加工工艺要求高,不便于推广,是制约太阳能电池 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背 膜的技术方案,背膜的上下层采用氟树脂薄膜,有效提高背膜各方面性能。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其特征在于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PET聚酯膜层2, PET聚酯膜层2的上、下表面分别复合设置氟树脂薄膜层1、la。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T聚酯膜层2上表面复合设置 的氟树脂薄膜层1厚度为0. 15-0. 25毫米。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T聚酯膜层2厚度为0. 25-0. 35毫米。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T聚酯膜层2下表面复合设置 的氟树脂薄膜层la厚度为0. 3-0. 4毫米。 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背膜的上下层采用氟树脂薄膜,具有氟塑料优质 的耐老化、耐腐蚀、耐污疏水,中间层采用PET聚酯膜,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能有效地防止 其它介质如水、氧气、腐蚀性气体、液体(如酸雨)等对太阳能电池硅片的侵蚀。且光泽保 持率高,能长年保持其自身的色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la-氟树脂薄膜层,2-PET聚酯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包括三层结构,中间层为PET聚酯膜层2,PET聚酯膜层2的 上、下表面分别复合设置氟树脂薄膜层1、la。 PET聚酯膜层2上表面复合设置的氟树脂薄 膜层1厚度为0. 15-0. 25毫米。PET聚酯膜层2厚度为0. 25-0. 35毫米。PET聚酯膜层2 下表面复合设置的氟树脂薄膜层la厚度为0. 3-0. 4毫米。权利要求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其特征在于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PET聚酯膜层(2),PET聚酯膜层(2)的上、下表面分别复合设置氟树脂薄膜层(1、1a)。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T聚酯膜层(2)上 表面复合设置的氟树脂薄膜层(1)厚度为0. 15-0. 25毫米。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T聚酯膜层(2)厚 度为0. 25-0. 35毫米。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T聚酯膜层(2)下 表面复合设置的氟树脂薄膜层(la)厚度为0. 3-0. 4毫米。专利摘要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中的组件。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PET聚酯膜层(2),PET聚酯膜层(2)的上、下表面分别复合设置氟树脂薄膜层(1、1a)。PET聚酯膜层(2)上表面复合设置的氟树脂薄膜层(1)厚度为0.15-0.25毫米。PET聚酯膜层(2)厚度为0.25-0.35毫米。PET聚酯膜层(2)下表面复合设置的氟树脂薄膜层(1a)厚度为0.3-0.4毫米。本技术背膜的上下层采用氟树脂薄膜,具有氟塑料优质的耐老化、耐腐蚀、耐污疏水,中间层采用PET聚酯膜,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能有效地防止其它介质如水、氧气、腐蚀性气体、液体等对太阳能电池硅片的侵蚀,光泽保持率高,能长年保持其自身的色泽。文档编号H01L31/0203GK201527978SQ200920200388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贤中, 赵秋, 陈晗 申请人:联合金属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膜,其特征在于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PET聚酯膜层(2),PET聚酯膜层(2)的上、下表面分别复合设置氟树脂薄膜层(1、1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中赵秋陈晗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金属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